文档介绍:第11课《最苦和最乐》
武汉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汪启洲
教学目的:①积累词汇及相关文学常识。
②学习本课应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根底上理解文章内容.
③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
④学习文章流畅而又凝练的语言。
反问句、感慨句;肯定句、否认句;主动句、被动句等。
论证方法——引证、例证、道理论证、比照论证等。
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详细句子。
好处: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句式、论证方法的变化,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二步:找找本文有哪些修辞手法,看看它们对本文的语言由那些帮助?
点拨:修辞手法——排比、设问、反问等.
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详细句子.
好处:文中的排比俯拾皆是,这造成了文章流畅气势,设问、反问等不再和上题重复.
第三步: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把它读出来.
第四步:句型练习——仿写:学生可以根据例如仿写,也可以仿写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例:人假设能知足,虽贫不苦。_______________假设能______________,虽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请下载)
例:人生最苦的事,莫假设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人生__________________,莫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
自结:
学习本课时你有什么收获?
播放《说句心里话》一歌,在音乐声中完毕课程。
我们听着《说句心里话》,理解了军人的天职;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也都应有他的责任。只要我们尽职尽责,我们就会快乐,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美妙!(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11课《最苦和最乐》
武汉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汪启洲
第2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作 业:见自测
板书设计:
略
时间 教学过程
导向:
1、导语:
复习上课时内容,导入本课时内容
2、提醒目的:
①分析课文
②学习文章流畅而又凝练的语言。
③学习文章写法
自学:
1、自读第一部分考虑讨论:
读第1自然段:
a、作者使用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提到了哪些事?它们是最苦吗?
点拨:贫→知足;失意→安分;老死→、观念上去排解。
b、接着作者顺势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请用原文答复。
明确: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c、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
先找出论说的句子:
(正)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
(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
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读第2自然段:
a、一篇好的议论文,为了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必须适时适度地举例,请找出有关事例。
举例:个人对别人的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
延伸: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对自己。
b、学生讨论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
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可以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如今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精品文档请下载)
c、找出“不尽责任最苦"的原因.
点拨:关键词句——“良心”的监视、时时刻刻,至死不已、这种“苦",无法排解,也不能逃躲。
明确:1、,第2段进一步指出有关的种种情况和状态。
讨论:
小组合作探究
过程:学生先独立选择探究品味点,考虑批注,然后在小组内探究、讨论、交流.
1、自读第二部分讨论以下问题:
①什么事最快乐呢?
明确: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②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由学生找出,并讲讲它们的含义.
有关句子有:古语——如释重负
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③找出论说的句子,总结这一段的内容.
有关句子: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小结: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2、自读第三部分讨论以下问题:
①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要说明什么?
名言: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曾子——任重而道远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学生小组讨论后总结:要说明“人生当勇于负责”.
②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点拨:从文中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