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教学法方向毕业论文范例-古典诗词.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学法方向毕业论文范例-古典诗词.doc

上传人:沧桑一梦 2022/5/4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学法方向毕业论文范例-古典诗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1

内容摘要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积淀起来的瑰宝,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言素养的民族之魂。但现在的古诗词教学大多还在走模式化的道路,即以讲解为主,强调字词与解释,强制性背诵。这种教学方相连,语文教育还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
经典古诗词蕴涵哲理,思想健康,意境高远,其中的人文内涵十分丰富,是符合语文教育课程目标的极好教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的浩然正气;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爱国情怀;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洒脱;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抱负……这些古典诗词在深化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提高学生的人文内涵中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是语文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语文教学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古诗词的语言精炼,辞采华美,意蕴深远,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清新,“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的凝重;“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喜悦,“枯藤老树昏鸦”的凄凉……这些描绘自然景物的诗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人遐思不已,读起来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自然风光之中。诗词中还有许多言简意赅富有哲理的名言警策性的诗句,如“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千磨万击还坚挺,任尔东西南北风”;“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等写出了深刻的哲理,经常诵读这些古诗词,不断积累,学生对语言文学的的敏感力、洞察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说话写文章适当运用这些名句,使语言新颖生动富有感染力,增添了文彩,因此,学习古诗词是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有效手段。
古诗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中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因此,古诗词教学近年来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四个学段的阶段目标,其中后三个阶段目标都对古诗文的积累作了要求,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在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3
“阅读与鉴赏”的目标中明确规定“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古典诗词在各版本的教材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大。以“粤教版”为例,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必修)共有5册,5册总共安排了5个“语体单元”,其中2个单元都是古典诗歌,即《诗经》《离骚》汉魏晋诗歌单元和唐诗宋词单元。在教材的“基本阅读”篇目中,5册必修教科书一共50课,古代诗文占了10课,占了20%。在选修课程中,专门安排了一个“诗歌与散文”系列,里面的阅读篇目共24课,古典诗词就占了19课,选取了唐宋著名诗人的优秀之篇。不但“粤教版”的教材重视古诗词教学,古诗词在“语教版”和“人教版”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大。“语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全套教材有20个单元,其中古典词曲占了3个单元,占选文总量的15%。“人教版”全套五册必修教科书共80课,涉及98篇作品,古代诗文作品在全套教科书中占的比例,约占45%。同时,高考作为一种选拔和导向,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对古诗词的重视,诗歌鉴赏题加上名句默写,在整张试卷分值也占一定的比例。可见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然而现在很多学生对古诗词没有多大的热情,他们不是古诗词学习的“好之者”和“乐之者”。追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热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大多数老师在走模式化的道路,“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思想,齐背诵。”[1]在这种模式下,不少老师都把教学的时间花在翻译层面上,逐字逐句串讲,似乎古典诗词鉴赏课成了一般的文言文教读课,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注释上,讲完就要求学生背诵,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很难体会到古诗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同时老师也缺少了上课的热情,没有用对古诗词的喜爱之情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学生不能体味到古诗词的魅力,课后的背诵也只是机械的死记硬背,觉得既难懂又乏味,对古诗词提不起兴趣,甚至看到课后“背诵”两个大字就顿生反感。
课程标准关于鉴赏古诗词的目的和态度中认为:“鉴赏文学作品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主体精神的投入、情感的活跃是根本的要求,不能只有审美的分析而没有审美的体验,而审美活动的目的,是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诗人赋予其作品以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这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精神领域,滋润他们的心灵世界,在情感熏陶中体验并提升人生境界。”[2]而现在的古诗教学,大多违背了这一鉴赏目的和态度。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一首诗,诗人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背景,而且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不同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