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宏观经济评论
2005年3季度宏观经济回顾与评论
报告摘要
宏观经济增长回顾
消费、投资与进出口需求分析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析
影响未来经济增长的其他特殊因素
未来经济增长以及物价指数走势的预测
宏观经济形势仍然健康
投资:增速较高回落趋势不改
1-%,增幅比1-,%,。投资增长依然偏高。
但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1-%,比1-。从4月份以来,投资增速低于总投资增速,这一差距继续拉大。
图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房地产投资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广发基金
总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有很大的关联。由于房地产投资具有产业链长、影响面广的特点,房地产投资的持续下滑会放缓未来的投资增速。同时,利润是投资的最终推动力。今年利润水平远低于2004年,面对这一局面,厂商最终会做出反应,从而拉低投资增速。
但我们并不认为,投资增速会呈现大幅回落。首先是房地产投资不会大幅度下降。由于国家对房地产行业并不是一刀切,其有保有压的措施将使得房地产投资增速不会大幅度下降。其次,财政基本建设支出成为投资的新动力。%,比2003年高出6个百分点,但2004年1-7月份财政基本建设基本没有增长,而今年1-7月份基本建设支出达到了1590亿元,同比增长了27%。这种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投资必将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投资。
货币:短期贷款增长带动信贷回升
8月份货币和信贷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加快。8月末,%,增速比7月份提高了1个百分点,%,。我们在上一期策略中提到的“宽货币、紧信贷”格局没有根本改变。
在货币供应量方面, M2增长速度明显快于M1增速,主要是因为企业定期存款和居民定期储蓄存款增加较多有关。居民定期储蓄存款增加较快,源于居民较为强烈的存款意愿。央行日前作的2005年3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当前的物价和利率水平下,%,%。
图2:M1和M2的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广发基金
而企业定期存款增加较快,背后是信贷增速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8月份贷款增速有所加快,主要是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速继续加快。8月份新增贷款189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有1188亿元,%,%。
新增中长期贷款较少,主要与企业和银行对经济运行风险的认识有关—经济下行,中长期贷款蕴含较大风险,较高利率无法覆盖。而贷款总额增速较快主要和银行盈利考核有关。中长期贷款蕴含风险,货币和债券市场收益率又不断下降,为了实现今年和明年的盈利目标,唯一办法就是增大短期贷款比重,从而扩大贷款规模。预计在剩余的几个月里,这一趋势可以继续保持。
消费:实际增速保持较高水平
在上期的策略报告里,我们提到,今年以来,消费稳定器的作用非常明显,占GDP55%左右的消费重振雄风。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41亿元,%。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