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重阳节主题班会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ppt

格式:ppt   大小:1,732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阳节主题班会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5/4 文件大小:1.6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阳节主题班会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重阳节主题班会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第1页,共1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唐代有个大诗人,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第2页,共1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看着家家户户欢度重阳节主题班会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第1页,共1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唐代有个大诗人,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第2页,共1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他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第3页,共1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第4页,共1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第5页,共1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重阳节概述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 。“九”为“阳”,故叫“重阳”。重阳节,也是老人节。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的说法。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第6页,共1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1、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叫“菊糕”、“花糕”,即古时的“蓬饵”。因“糕”与茱萸.“高”谐音,重阳佳节,不能登高而吃点糕,也可聊以自慰。据说封建时代,皇帝在重阳日还以花糕赐宴群臣。
重阳节习俗
第7页,共1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2、赏菊、饮菊花酒。
重阳时节,正值菊花盛放,饮菊花酒。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降压、补肝气、利血之妙。
第8页,共1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3、插茱萸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按中国古人的习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以示对亲朋好友的怀念。
第9页,共1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4、登高、放风筝
第10页,共1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重阳节的传说
第11页,共1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东汉,汝南县有个青年,名叫桓景。河里有一个瘟魔,不停地发动瘟疫。桓景父母双双丧命。桓景便访仙学艺,决心为民除掉瘟魔。
他到处打听,得知南山之中,住着一位仙翁。于是,他翻了99座山,涉99条河,走了99天,来到一座古庙前。但仙翁多年不曾收徒了。桓景就在庙门前长跪不起,跪了三天三夜之后,仙翁终于收他为徒,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青龙剑。
一天,仙翁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已学到本领,该回去为民除害了!”并随手送给桓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让桓景骑着仙鹤回家。桓景回家后把瘟魔杀死,从此,再无瘟疫。
第12页,共1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
第13页,共1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孔老夫子赞叹子路是一位非常尽孝的人。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敬。所以孔夫子说,不敬父母,即使有孝心有孝行,都不称为孝,因为那跟家里养牲口几乎是无别的。
第14页,共1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子路生长在非常贫穷的家庭里,吃得不好,穿得也不好。他怕父母营养不够,为了让父母能吃到米饭,他要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背回家奉养父母。虽然是这样辛苦,但是子路甘之如饴,孝敬之心始终没有间断和停止过。
子路负米
第15页,共1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毛泽东向恩师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恩师一起用餐,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老师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第16页,共1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同学们,你们为老人做过什么事情来报答恩情?
思考
第17页,共1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一、给老人一个灿烂的微笑。向老人讲一个笑话,说说身边发生的有趣事情;耐心倾听老人回忆过去,用你们的灿烂笑容感染老人,与老人同乐。“笑一笑,十年少”,老人的健康快乐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二、送老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