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琵琶行教学反思 1.doc

格式:doc   大小:83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琵琶行教学反思 1.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22/5/4 文件大小:8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琵琶行教学反思 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54
琵琶行教学反思
琵琶行教学反思1
语文新课到课题后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究竟把它作为诗歌来教学还是作为文言文来教学?如果作为诗歌来教学,大量的字词知识,诗歌内容的把握,结构的梳理,怎么解决?会不会出现课堂看似很热闹而实际上学生对文本不熟悉的情况?如果作为文言文来教学,怎样体现其诗歌特征?怎样体现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后经过反复思考,与备课组成员的深入探讨,确定既然是诗歌,诗歌才是本质,就要按照诗歌来教学,按照诗歌教学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教什么?
既然是诗歌教学,就应该突出诗歌教学的特点。第一就是朗诵,指导学生朗诵诗歌,在朗诵中体会诗人的感情。第二是鉴赏诗歌的写作手法。在本诗中主要是音乐描写的手法。第三因为是叙事诗,有人物形象,还要鉴赏人物形象,通过鉴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命运,深化感情,提高认知。
字词,文意,结构怎么办?
虽然是诗歌教学,但毕竟理解字词,把握内容是基础,也不能忽视,否则就是空中楼阁,华而不实。如果这些东西也放到课堂上,显然内容太多,课堂容量太大,而且容易喧宾夺主。所以决定这一块的知识应该在课外进行,指导让学生充分预****自学。课堂上起一个检查,督促的作用。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54
基本的教学方式。
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也就基本确定。预****朗诵——探讨——展示。通过预****把握内容,通过朗诵领悟感情,通过探讨深化认知,通过展示促进学****交流心得。
课后再反思:
这首诗前后也教了好几遍了,这次录课后,又有新感受。教学必须删繁就简。“简”就是核心,是关键,是课堂学****的主要内容。不能面面俱到,要大胆放手,学生能自己掌握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学****教师起到主导,督促,检查的作用就行了。
琵琶行教学反思4
本节课教学过程:
提问前几天所学的杜甫诗三首,绝大多数同学掌握得较好,少数几个同学没有记熟。
同学们通过学****资料简要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写这首琵琶行的背景。简要介绍歌行体。同学们思考并翻译小序,分组讨论小序在文章中的作用并找出小序中的句子与原文相对应的段落。分析第一段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本节课较为成功的地方在于:通过讨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节奏较为紧密。
值得注意的是:小组讨论的时间有点长;有些同学的参与度不高;当堂检测的效果不好;还是没有完全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讲授的内容依然有点多。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54
以后设计教学环节应更注意充分调动学生而非老师讲解;注意当堂检测环节的设置;注意引导有些同学参与小组讨论;进一步明确奖惩措施,保证回顾提问的时候每个人都有所收获。
琵琶行教学反思5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名篇,也是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中关于音乐描写的唯一一篇。所以在学****这篇文章时我把文章解读的另一个重点放在了对其音乐部分的描写和理解上。本节课通过配乐朗读,把握作者描写音乐的特殊语言和描写音乐的艺术手法。白居易在描写音乐时用了很多的叠词,如嘈嘈”形容“大弦”乐声的浊杂粗重;“切切”形容“小弦”乐声的轻细急切。形象的表现出音乐的不同特点。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音节悦耳动听。诗中对特殊词的运用有很多:叠词:弦弦、声声、续续;连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声);同时又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描写琵琶女弹琵琶的情形和音乐所带来的强烈的震撼效果。正面描摹: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情形。如: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这两句主要写琵琶女弹奏琵琶曲的神态、动作和内心的情绪。“低眉”写琵琶女弹奏的神态,突出其情绪的低沉;“信手”写琵琶女弹奏时的动作,表现其技艺的娴熟。“无限事”表现出弹奏者借琵琶来诉说内心无尽的感触。作者通过弹奏者的动作、神情表现其高超的弹奏技艺。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侧面描写:琵琶曲产生的震撼效果。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诗描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前一句写船客听到音乐后的忘情神态衬托琵琶女高超的琴技;后一句写四周景物的寂静衬托琵琶曲的动人。衬托了音乐强烈的艺术效果,形成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通过对文本这样的分析,学生就掌握了赏析音乐描写的手法,更容易理解白居易此诗漂沦天涯的感情。在当堂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