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万州长江二桥总体方案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万州长江二桥总体方案设计.doc

上传人:xiaohuer 2022/5/4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万州长江二桥总体方案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1 / 12
万州长江二桥总体方案设计
王东民(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桥隧处  兰州 730000 )
内容摘要  重庆市万州区地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库区腹地,长江二桥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工程建设实施将有利于迁建JTJ012—95)
11、《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 试行) (JTJ027—96)
13 / 12
  12、《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3、《大跨度悬索桥主缆股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14、《公路桥梁抗风设计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
1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89)
16、《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㈡、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类型:   城市快速主干道
     2、行车速度: 60km/h
     3、设计荷载:   汽车—超20级;验算荷载:   挂车—120
  4、桥面宽度:   15m +2×3m+(桥型构造宽度)
   5、桥面纵坡及横坡:   纵坡≤3 %,横坡为向外双向横坡2 %
  6、通航水位: 按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同时推算桥址处回水
 8、通航标准:   一级航道,通航净空高度24m,净宽300m 
    9、地震烈度:   Ⅵ度,考虑本桥为特殊重点大桥,按Ⅶ度设防
    10、本工程采用北京坐标系统及黄海高程系统
三、桥位选择
围绕本桥性质及其使用功能要求,在桥位方案选择中,由于已建长江大桥(万县长江大桥,318国道过境桥梁)位于万州区长江上游,因此,本桥不宜再向上游选择桥位,设计中结合城市布局及发展规划要求,在已建长江大桥下游约20km范围内进行了大范围的桥位方案比选。根据城区地形特点、发展现状及远景发展规划、移民安置规划等特点,结合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通航、路网规划、接线关系、施工条件、投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综合比较,经比较筛选后分别选择了聚鱼沱、袁家登及青草背三个桥位方案进行重点方案比选。
经综合比较,将聚鱼沱桥位作为推荐桥位方案,该方案较好地体现了建桥目的,有利于两岸枇杷坪及陈家坝两个小区的土地开发,满足库区三期移民安置需要,桥位处江面较窄,主桥跨度相对较小,桥长较短,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好,工程投资较低,且桥位方案已避开港区,有利于万州码头的建设,符合城市远景规划的要求,该桥位也是城市远景规划桥位方案,其它两个桥位从建桥后的作用、建设条件、与规划港区关系等方面综合考虑,不具备竞争优势。 针对推荐桥位方案,勘测设计中又进行了细致的局部方案比较,力求使桥位方案(桥轴线)的确定更加合理可行,既要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尽可能避开或减少两岸大量存在的滑坡体、变形体等不稳定山体对桥梁结构的影响,符合企事业搬迁及移民安置工作的整体计划安排,减少征地拆迁影响,尤其是要控制淹没线以上范围的征地拆迁工作量,确定合理的桥位轴线方案。
13 / 12
四、自然概况
万州区位于我国二级阶地的东侧,长江中上游结合部,为四川盆地向秦巴山地和云贵高原的过渡区,山间丘陵地形,长江横穿万州城区,沿长江及其支流近岸地带地势低缓,稍远则逐渐抬高,区域内地形差异较大。万州长江二桥推荐的聚鱼沱桥位方案两岸为缓倾的河谷斜坡,自然坡度15~25 °,两岸边基岩裸露形成陡坎,枯水期河床宽度约350m 。长江在万州境内长约20km,本河段属大型山区河流稳定地段,河道较为顺直,多年平均流量13700m3/s,年平均径流量4335亿m3,三峡水库蓄水后,桥址处正常蓄水位为175.2m(吴淞高程)。
   万州境内山峦起伏,岭谷相间,其地形基本特征是浅切宽谷的山间丘陵地形,地貌单元主要有侵蚀堆积河漫滩、阶地和构造~剥蚀低山丘陵两种地貌类型,受地层岩性影响,区域内地形差异较大,受深切冲沟及宽缓沟谷的切割形成台状和条带状地貌,由于区域地壳上升及洪水期江水冲刷掏蚀,使得江边大部分地段岸坡崩塌后移,砂岩多形成陡坡或陡崖,粘土岩则形成宽缓平台或缓坡,部分地段河槽紧束,江面较为狭窄,是修建跨江建筑较为理想的地段。河床高程一般低于100m,长江两岸基本为冲刷岸,分布一级阶地,稍高部位发育滑坡体及现代变形体,沿长江两岸大量分布,桥位区地层砂岩中裂隙比较发育,在一些高陡的边坡,经风化卸荷作用,砂岩垂向裂隙发育,形成较多的危岩和崩塌体等,地表卸荷及风化作用加大了纵剪裂隙和横张裂隙的规模。 
    推荐桥位方案北岸大多基岩裸露,南岸除个别钻孔揭示覆盖层较深外,其余较薄,桥位区地质构造相对稳定,未发现断层和规模较大的破碎带,裂隙主要出现在砂岩中,但岩体破坏轻微,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