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我的毕业论文《浅论危险驾驶罪的司法适用》.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的毕业论文《浅论危险驾驶罪的司法适用》.doc

上传人:无需盛会 2022/5/4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的毕业论文《浅论危险驾驶罪的司法适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撰写人: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_
样惊人的数字,带来的不仅仅是便利的生活,还带来了居高不下的交通事故,其死亡人数高居世界前列,醉酒驾车、飙车等行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仅就酒后和醉酒驾车肇事而言,根据最高法统计,2009年1月至8月,共发生3206起,造成1302人死亡北京青年报:《建议增设危险驾驶罪 规避不同城市不同罚》
。2008年“12•14”孙伟铭特大交通事故案、2009年5月7日杭州飙车至人死亡案、2009南京“6•30”特大醉酒驾车肇事案醉驾连夺5命、2010年的“我爸是李刚”河北大学 10•16 校园交通肇事案等等不胜枚举,成为全国热议的焦点。鉴于“飙车”、醉酒驾车等危险驾驶行为给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及社会公共管理秩序造成严重威胁,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下称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规定了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并于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
危险驾驶罪设置后围绕该罪的司法适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酒醉、飙车达到什么程度得以入罪,在中国这个有深厚“酒文化”底蕴的社会,酒醉是否一律入罪,本文将就这些相关问题浅谈危险驾驶罪的司法适用。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一、危险驾驶罪的概念及特征分析
(一)危险驾驶罪的概念
法律概念是探讨相关法律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讨论危险驾驶罪相关问题之前,对危险驾驶罪的概念加以界定,是必要的。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危险驾驶罪的设置是在法益还未现实受到侵害之构成要件前阶段刑法就予以介入,通过刑事惩罚的手段避免侵害法益的结果发生。因此,这是刑法对法益的一种提前保护, 也就是说危险驾驶罪是一种危险犯。
依据通说,犯罪的成立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危险驾驶罪的法律特征。
(二)危险驾驶罪的法律特征分析

刑法上的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既法益,确定犯罪客体,实质上就是为了确定犯罪的性质,也为量刑提供了根本依据。危险驾驶罪的犯罪客体即侵害的法益为道路交通安全,涵盖了道路上和周边的他人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之法益,也由此表现出本罪的特定危害性与危险性。道路交通安全是本罪之客体所在,因此,根本不侵害、不危及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则不构成本罪。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危险驾驶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辆追逐竞驶且情节恶劣,或者行为人醉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危险驾驶罪行为方式主要有两种,即“追逐竞驶”行为和“醉酒驾车”行为,下文将详而述之。

犯罪主体因素是任何犯罪的出发点和前提。危险驾驶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并限定了是驾驶机动车辆的人员。由于驾驶机动车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也就是需要驾驶执照,那么是否需要将无驾照者的驾驶行为视补强性因素,处以较有驾照者更重的刑罚。而不是在造成严重后果后,才定以“交通肇事罪”或“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主观罪过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一般分为故意和过失。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只能由间接故意构成,即行为人明知醉酒驾车或驾车追逐竞驶可能发生实际危险,仍放任这种危险状态的发生。醉酒一般被认为是原因自由行为,是指具有辨别和控制能力的行为人,故意或过失使自己一时陷入无责任能力或限定责任能力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下实施了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因此,通常情况下行为人都需要对其酒后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且多数将被认定为故意。对于追逐竞驶,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应该是追逐并企图超过其他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