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
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基本结构
因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历史很短且走过一段弯路,绝大多数会计师
事务所不太重视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建设,突出表现为审计质量制度体
系不完善、不健全。我国当前审计质量普遍低下
则和相关财务制度的修改,所以,加紧对员工的培训以及对CPA勺后
续教育是注册会计师保证执业水平的前提。事务所理应有步骤、分层
次地展开员工培训。对有执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部门经理等依据独
立审计准则展开后续教育,增强对新知识、新制度和准则的学习,以
跟上实际需要。在对员工的培训中应增强职业道德培训,协助其树立
准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风险意识和进取意识。通过员工培训,使
员工接受事务所文化的熏陶,将事务所文化根植于每位员工的心中,
并用事务所文化统一员工的意志,使其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
.事故处理制度。建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即对审计工作中发生的
质量事故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实行处理。当审计工作中发生质量事
故时,可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职责划分找到相对应的负责人,并
依据事故的严重水准与其考评挂钩。此外,很多事务所存有质量事故
是因为各层次人员之间的同步协调出现问题。同步协调是指事务所中
所有相互依赖的环节协调起来,并与事务所的整体目标相联系。当环
境发生变化时,同步协调就会对各个环节的工作实行调整,对资源实
行重新配置。这种协调需要事务所高层管理者的参与。所以,为了减
少事故的发生,事务所应增强人员之间的同步协调工作。
.考评与奖惩制度。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知识密集性的行业,优秀 的人才是事务所发展的重要基础。会计师事务所管理人员需要从观点 上把注册会计师当作资产而不是成本,在考评与奖惩制度的制定上充 分考虑员工的利益,不要处处讲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要实现双赢 的目标,力求事业和员工的共同成长。考评与奖惩制度包括建立合理 的分级绩效考评体系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激励机制。
(三)业务执行制度
.承接与保持业务。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的承接是审计服务循环的起 点,保持业务即决定客户持续的过程,也是会计师风险管理计划最重 要的一项要素。业务的承接与保持在于确保所承接与保持的客户符合 会计师事务所的标准:高品质的企业与高品质的管理阶层。对于会计 师事务所来说,最大的单一风险可能是与会计师事务所发生关联的客 户的品质不符合事务所的标准。所以,识别客户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 节,是防范审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对以前曾接受委托业务的委托人, 会计师事务所应结合以往的实际情况,考虑此次委托的目的是否与以 往一致及对审计过程及结果的影响;对初次接受委托的委托人,应初 步考查其业务性质、所处行业及内部控制制度状况,并考虑本所完成 该审计业务的实际水平。对即使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也无法获得充分 适当的审计证据支持审计结论的业务,应考虑拒绝接受委托或解除业 务约定;对近期已更换管理人员的委托人,应着重考查管理当局的人 品是否正直诚实。对频繁更换重要管理人员的委托人,应重点考查更 换的原因、委托人当前的经营状况及是否已陷入财务困境。对委托人 示意出具不当或不实证明的,应拒绝接受委托。所以,在接受新客户 或继续接受原有客户的委任前,应对该客户实行评估。决定接受或继 续接受委任时,应考虑客户内部控制制度及管理阶层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