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一章.ppt

格式:ppt   大小:196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一章.ppt

上传人:清晨 2022/5/4 文件大小:1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一章.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一章 区域环境容量分析
一、环境容量的基本概念
二、大气环境容量分析
三、水环境容量分析
§1 环境容量的基本概念
1、定义:环境容量是指在保证不超出环境目标值的前提下,区域环境能够容许的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
2、影第十一章 区域环境容量分析
一、环境容量的基本概念
二、大气环境容量分析
三、水环境容量分析
§1 环境容量的基本概念
1、定义:环境容量是指在保证不超出环境目标值的前提下,区域环境能够容许的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
2、影响因素:社会功能、环境背景、污染源位置、污染物的理化性质、环境自净能力等。
3、环境容量是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依据,排放总量小于环境容量才能确保环境目标的实现。
§2 大气环境容量
1、大气容量的基本属性
(1)大气环境容量:在给定区域内,达到环境保护目标而允许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总量。
(2)影响因素
涉及的区域范围与下垫面复杂程度;
空气的环境功能区划及空气环境质量保护目标;
区域内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
区域大气扩散、稀释能力;
特定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转化、沉积、清除机理。
2、大气容量的计算方法
(1)修正的A-P值法
①根据所在地区,按GB/T13201-91表1查取总量控制系数A值(取中值);
②确定第i个功能区的控制浓度(标准年平均浓度限值):Ci=
③确定各个功能区总量控制系数Ai值:Ai=A×Ci;
④确定各个功能区允许排放总量:Qai=
⑤确定总量控制区允许排放总量Qa:Qa=
运用该公式需要知道以下资料
(1)开发区范围和面积;
(2)区域环境功能分区;
(3)第i个功能区的面积Si;
(4)第i个功能区的污染物控制浓度(标准浓度限值)Cio;
(5)第i个功能区的污染物背景浓度
该法特点
无需知道污染源的布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可以估算指定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适用于开发区规划阶段的环境条件的分析。
(2)模拟法
利用环境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开发活动所排放的污染物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是否会导致环境空气质量超标。适用于规模较大、具有复杂环境功能的新建开发区,或将进行污染防治与技术改造的现有开发区。
(3)线性优化法
先求出各污染源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其和即为给定条件下的最大环境容量。适用于污染源布局、排放方式已确定的特定开发区。
§3 水环境容量分析
1、水环境容量:水体在环境功能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所能接纳的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
2、水体一般分为:湖泊、河流和海洋
3、水环境容量的计算
(1)对于接纳开发区污水的水体,如常年径流的河流、湖泊、近海水域,应估算其环境容量;
(2)污染因子应包括国家和地方规定的重点污染物、开发区可能产生的特征污染物和受纳水体敏感的污染物;
(3)根据受纳水体水质标准要求及其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受纳水体水质达标程度;
(4)利用水质模型建立污染物排放同受纳水体水质之间的输入响应关系;
(5)确定合理的混合区,以受纳水体水质按功能达标为前提,估算相关污染物的环境容量(即最大允许排放量或排放浓度)。
4、污染物排放总量:与技术水平密切相关
国家“十一五”颁布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水:COD, 大气:SO2)
国家“十二五”颁布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水:COD、NH3-N,大气:SO2、NOX)
国家“十三五”颁布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水:TN、TP、COD、NH3-N,大气:SO2、NOX)
例1 甲企业年排废水600万t,废水中氨氮浓度为20mg/L,排入III类水体,拟采用废水处理方法氨氮去除率为60%,III类水体氨氮浓度的排放标准15mg/L。问:
(1)甲企业废水处理前氨氮年排放量为( )。
(2)甲企业废水处理后氨氮年排放量为( )。
(3)甲企业废水氨氮达标年排放量为( )。
(4)甲企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建议指标为( )。
(1)600*104*20*103*10-9=120t
(2)120-120*=48t
(3)600*104*15*103*10-9=90t
(4)48t/a
例2 乙企业年排废水300万t,废水中COD浓度为450mg/L,排入IV类水体,拟采用废水处理方法COD去除率为50%,IV类水体COD浓度的排放标准为200mg/L。问:
(1)乙企业废水处理前COD年排放量为( )。
(2)乙企业废水处理后COD年排放量为( )。
(3)乙企业废水COD达标年排放量为( )。
(4)乙企业废水COD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