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乡愁》教案[15].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乡愁》教案[15].doc

上传人:brozn 2022/5/4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乡愁》教案[15].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乡愁》教案
一、走进作者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居台湾。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诗歌评论家。创作不少的怀乡诗,故被誉为“乡愁诗人"。1948 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
主要诗作:《乡愁《乡愁》教案
一、走进作者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居台湾。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诗歌评论家。创作不少的怀乡诗,故被誉为“乡愁诗人"。1948 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
主要诗作:《乡愁》《乡愁四韵》
诗集有:《灵河》《紫荆赋》《余光中诗选》.
.。。 。.。 ..。
特殊字音
1。这 zhè 代词,指较近的时间、地方、事物.
zhèi 是“这(zhè)一”的合音,但指数量时不限于一,如,这个,这些。
nà 代词,指较远的时间、 地方、事物。
nā 姓 是“那(nà)一”的合音,但指数 量时不限于一。如:那个、那些.
三、深化浅出
,每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童年时代的母子别离;青年时期的夫妻别离;中年时期的母子生死之别;如今游子和大陆的隔离。
2。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
答: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形象都是“我”的“乡愁”的物化,是离别的见证。

将抽象的情感物化成详细可感的物体,运用“托物寄情”的技巧,增加诗作的艺术感染力。
“乡愁”
答:“乡愁”是指思乡的忧愁,在诗歌中,诗人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的时代和地理条件下,由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乡之情,更是漂泊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
。。。 。。。 .。。
四、《乡愁》中的“三美"
绘画美 乡愁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情感,但诗人表达出来后却是 实现了的物化,变成了详细可感的东西。
音乐美 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怅惘的基调。
建筑美 构造上寓变化于统一,节和节、句和句平衡对称,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和短句互相变化错落.
闻一多的诗歌理论,讲究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1、 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