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研究(课堂作业).doc

格式:doc   大小:3,555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研究(课堂作业).doc

上传人:久阅文学 2022/5/5 文件大小:3.4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研究(课堂作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研究(课堂作业)

从某种意义上讲,最后一公里物流在整个物流流程中占据着核心位置。据统计最后一公里物流成本占到整个物流配送成本的30%以上,从成本占有比重上可过整合资源进行标准化、集约化、大规模的配送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而快递企业也可从高质量的配送服务中获得更高的收益
(见图10)。
经调查,多个物流快递公司合作在区域建立集中配送中心统一配送也得到了较多消费者的认可,有45%的消费者看好该种该模式的发展前景,他们大都认为这种模式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见图11)。
——物业合作利益联盟
最后一公里配送
物流快递企业
某小区物业甲
某写字楼物业乙
XX物业丙
顾客1
顾客2
顾客3
顾客4
顾客5
顾客6
……
顾客n
图12 物流公司—物业公司合作联盟模式
该模式基于中国电子商务物流现状,保留第三方物流模式,但省去了快递加盟点,将小区、写字楼、学校等地的物业公司直接纳入自营或共建配送网点。物业公司从包裹的代收代发获取快递公司的管理费,而物业公司几乎不需太多投入便可实现包裹的转存和转发,消费者也可以非常容易地通过物业的信息平台获得包裹信息并收取。 通过这种模式,首先减少了中间环节,有效降低成本,传统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将包裹送的高度分散的客户手中,通过将物业公司纳入利益联盟当中,可以将高度分散的客户一定程度的整合到物业转发中心,将
“点到点”式配送优化为“点到面”式配送,提高了配送的规模优势和效率,有效地降低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其次,通过将物业纳入物流利益联盟,可以有效增强用户对公司、品牌的忠诚度,从而有效提高市场占有率。(模式图见图12)

配送标准化,就是要对配送细节作出明确的规定并由配送人员严格执行。这些事情虽然细小,但无论是对整个物流行业、物流企业还是消费者而言,其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对物流行业来说,需要用SOP来将物流快递企业——配送——送达需方等物流环节有机连接起来,对物流快递企业来说,配送标准化是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配送效率的有效措施;对于消费者而言,享受标准化的物流配送服务是消费者权益的体现。
在物流企业正按照传统的物流模式建立自身配送体系的今天,将物流系统中的配送过程剥离并引入SOP标准化流程,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革命性转变,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催熟剂就是标准化和规范化。
如何把物品配送到消费者手中,也可称为物流末端,其环环相扣,包含内容也非常多:物品应该如何包装?自行车送货的箱子该多大?进入家门时应该如何说话,要不要在脚上套上塑料袋?敲门时声音多响?最多可以持续多长时间?收费时应该如何签收?签收后能否退货,包装损坏应作何种处理?分拣系统每一工作环节的工作要求?上下家之间电子信息的标准是什么等等。
以UPS快递员为例,在配送过程中需要遵循3个系列、40个标准的规范,包括头发的长度、口腔的味道、纽扣的位置、有无胡子、操作动作等都作了明确详细规定。在快件的取件、递送、收取等各个环节,快递员都有一套严格的操作规范。

从配送工具来讲,物流企业应当配备排量小、容量大、适合城市运输的车辆。如在欧美广泛应用于城市物流、快递等的“cargo van”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经济中心城市,交通问题尤为突出。而经调查目前配送服务车辆以面包车、小客车为主,大大阻碍了配送的效率和降低了安全性。南京依维柯提倡的“城市轻物流车”,正是“Cargo Van”的代表产品之一。作为面向城市轻物流而开发的特定车型,该车轻便、小巧、机动、灵活和专业化。根据城市轻物流的特性,南京依维柯又做了专业化的设计,例如在车内增加货架,增设液压升降的平台,满足了装载过程的人性化需求。
,增强配送信息化
通过采用射频识别(RFID)、 红外感应器、 全球定位系统、 激光描器,条形码等信息传感设备,来实现商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信息交换和通信,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 定位、 跟踪、 监控和管理以及实现物与物、 物与人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 管理和控制。具体操作为:
(1)接收阶段:当货物到达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中心后,由于每件货物都附上唯一的RFID标签,通过收件人员持扫描设备进行货物的扫描来进行初始化登记,后台自动生成标签识别号码上传至数据中心,以对货物进行唯一识别跟踪。
(2)分拣配货阶段:货物在区域物流配送中心接收后,相应的货物标签进入RFID接收阅读器后,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