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古诗词鉴赏《兰陵王 柳》.docx

格式:docx   大小:8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词鉴赏《兰陵王 柳》.docx

上传人:1772186**** 2022/5/5 文件大小: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词鉴赏《兰陵王 柳》.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诗词鉴赏《兰陵王柳》
兰陵王•柳宋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 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 半篙波暖离席:饯别的宴会。
"梨花”句:饯别时正值梨花盛开的寒食时节。唐宋时期朝廷在清明日 取榆柳之火以赐百官,故有〃榆火〃之说。
寒食:清明前一天为寒食。
一箭风快:指正当顺风,船驶如箭。
半篙波暖:指撑船的竹篙没入水中,时令已近暮春,故曰波暖。
迢递:遥远。驿:驿站。
〃望人"句:因被送者离汴京南去,回望送行人,故曰天北。 望人:送行人。
凄恻:悲伤。
渐:正当。别浦:送行的水边。萦回:水波回旋。
恨:这里是遗憾的意思。
津垠:渡口附近供瞭望歇宿的守望所。津:渡口。垠:哨所。
岑寂:冷清寂寞。
冉冉:慢慢移动的样子。春无极:春色一望无边。
念:想到。月榭:月光下的亭榭。榭,建在高台上的敞屋。
露桥:布满露珠的桥梁。
创作背景
自从清代周济《宋四家词选》说这首词是〃客中送客〃以来,注家 多采其说,认为是一首送别词。其实这首词是周邦彦写自己离开京华时 的心情。此时他已倦游京华,却还留恋着那里的情人,回想和她来往的 旧事,恋恋不舍地乘船离去。
赏析
这首词的题目是〃柳",内容却不是咏柳,而是伤别。古代有折柳 送别的****俗,所以诗词里常用柳来渲染别情。隋无名氏的《送别》:〃杨 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便是人们熟悉的一个例子。周邦彦这首词也是这样,它一上来就写柳阴、 写柳丝、写柳絮、写柳条,先将离愁别绪借着柳树渲染了一番。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这个〃直〃字不妨从两方面体会。时 当正午,日悬中天,柳树的阴影不偏不倚直铺在地上,此其一。长堤之 上,柳树成行,柳阴沿长堤伸展开来,划出一道直线,此其二 〃柳阴 直〃三字有一种类似绘画中***的效果。〃烟里丝丝弄碧”转而写柳丝。 新生的柳枝细长柔嫩,像丝一样。它们仿佛也知道自己碧色可人,就故 意飘拂着以显示自己的美。柳丝的碧色透过春天的烟霭看去,更有一种 朦胧的美。
以上写的是自己这次离开京华时在隋堤上所见的柳色。但这样的柳 色已不止见了一次,那是为别人送行时看到的:〃隋堤上,曾见几番, 拂水飘绵送行色。"〃拂水飘绵〃这四个字锤炼得十分精工,生动地摹 画出柳树依依惜别的情态。那时词人登上高堤眺望故乡,别人的回归触 动了自己的乡情。这个厌倦了京华生活的客子的怅惘与忧愁有谁能理解 呢:’'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隋堤柳只管向行人拂水飘绵表示 惜别之情,并没有顾到送行的京华倦客。其实,那欲归不得的倦客,他 的心情才更悲凄。
接着,词人撇开自己,将思绪又引回到柳树上面:〃长亭路,年去 岁来,应折柔条过干尺。
"古时驿路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亭是 供人休息的地方,也是送别的地方。词人设想,在长亭路上,年复一年, 送别时折断的柳条恐怕要超过千尺了。这几句表面看来是爱惜柳树,而 深层的涵义却是感叹人间离别的频繁。情深意挚,耐人寻味。
上片借隋堤柳烘托了离别的气氛,中片便抒写自己的别情。〃闲寻 旧踪迹"这一句读时容易忽略。那〃寻〃字,并不是在隋堤上走来走去 地寻找。〃踪迹〃,也不是自己到过的地方。〃寻〃是寻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