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读书活动个人交流心得
读书活动个人沟通心得1
古人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书。的确,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实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写出好文章。不仅如此,读书,还可以拓宽我们为指导重点,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年龄阶段的有益读物,从读书中获得身心的愉悦感,从不断提高的阅读实力中获得长久稳定的阅读爱好。
3、努力创设阅读条件。学校在经费惊慌的状况下,仍主动购置图书,充溢学生读物,规范学校图书借阅的管理,充分利用、主动开发学校现有阅读资源,为学生创建良好阅读环境。在每个班级建立图书角,通过学校借书,学生个人图书组成班级“图书馆”,实现班级图书资源共享。由班级图书管理员统一管理,激励学生主动借书、读书,并向学生举荐名著、报、刊物等,激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书。
4、学校利用阅报栏、宣扬栏、黑板报等,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主动开展“读书竞赛”等活动,并将成果记入学生成长记录册;语文考试增加了能够考查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题目,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和导向功能,调动学生和老师读书主动性。
二、营造读书氛围
为了营造读书氛围,激励学生与书为友,“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让浓浓的书香伴随学
生的健康成长。我校充分利用板报、墙报,介绍读书方法,介绍经典,并布置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营造读书气氛。
1、开放学校阅览室。学校图书室向学生供应丰富优质的图书,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到图书室借阅,或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借阅,图书也可开架借阅,供学生自由选择,进行自主性阅读。
2、设立班级图书角。以学校借书为主,学生供应为辅,实行班级统一管理,每个班级设立图书角,为学生供应阅读便利,并在运用过程中不断更新、交换、补充,提高了图书流通率,拓展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阅历。
3、布置美化书香校内。我校本着“建有文化的校内,树有才智的老师,育有特性的学生”的理念,强化校内读书氛围,细心布置美化校内,使校内也具有“书香气”。在校内内开拓阅读专栏,特地张贴经典美文,以及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把学生浸润在书香中。在校内内搞大型文化墙,以书画方式介绍经典,如韩愈《师说》、诸葛亮《诫子书》等,即呈现书法,又美化书香校内。
4、激励老师参与读书活动,帮助老师提高自身素养和业务实力。学校阅览室为老师开放,便利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和业务实力。
5、制定阅读安排。学校要求初中学生三年内至少读够30本书,练好一手好字。这项活动开展了近四年,成效显著。学生阅读劲头更大,成果和写作水平明显提高。20_年第十四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我校慕荣、郭彬同学荣获国家级奖,另有27名同学获得省级奖,243名同学获得市级奖。
三、抓好读书活动
1、上好阅读课。充分用好早读和阅读课,在语文课教学和阅读课教学中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如何提问,如何圈点评注等,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并采纳“老师、学生”双联的形式,形成大阅读氛围。
2、做好读书笔记。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每期不少于15篇,语文老师予以检查、指导、评估,学校不定期开展读书笔记抽查评比活动,促使学生主动读书,培育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3、抓好经典诵读。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给子孙后代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其中那些积淀着才智的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的经典著作,那些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美丽意象的诗词曲赋,就像绚丽的星河,熠熠生辉。这些古诗文经典,对于治学修身、陶冶性情、引导价值推断、提升审美品位以及培育语文实力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是无法估价的。我校每周以班级为单位办一次墙报,每两月进行一次经典诗文诵读竞赛。学校还组织语文老师办好每周一期的《让读书成为习惯》小报,向学生介绍经典。
4、办好读书手抄报。每个班级的学生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收集有关报刊小资料、格言和读书的心得体会等,各班将学生的这些资料集中整理,分类编辑,学校要求每人每学期出两期阅读手抄报,学校定期评比展示。
5、开展读书活动。我校每学期都要组织开展了“校内读书活动月”活动。在读书活动中,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如“诗文朗诵会”、“我与书同行”征文竞赛,并评比出优秀学生赐予表彰,激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到读书活动之中。
6、引入竞争机制。依据学校的读书活动进展状况,学校开展了“书香班级”、“书香学生”、“诗文朗诵”等评比表彰活动。政教处把读书活动列入班级考核方案,期终组织考核评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