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给我们的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给我们的反思.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3/11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给我们的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当我们讨论屠呦呦的时候,我们在反思什么? 一位是 85 岁的药学家屠呦呦女士。她荣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中国大陆科研人员打开了诺贝尔科学奖的大门,并引发国内各界对医学和科研等领域的全方位反思。首先引人好奇的是,屠呦呦所代表的中国***相关研究工作完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诺奖评选委员会为何颁此“复古”之奖?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大庆对***的研发过程有深入研究, 他认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励的是两类成果,“一类对人类知识作出巨大贡献, 一类对人类健康作出巨大贡献”, 诺贝尔奖作为回顾性、总结性的奖项,表彰“对人类健康作出巨大贡献”的***,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其次,舆论中更强烈的热议,可由人民网的旧文标题来表达:《屠呦呦为什么落选院士》。“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 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网民普遍对“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提出疑问。而澎湃新闻在采访中发现, 屠呦呦的边缘化更与维护中医的正统性有关:她的研究无法纳入中医理论体系。她所从事的, 其实是中药的科学化研究, 或者说植物药的科学化研究。简单来说,这相当于将中药“去特色化”,把其中所蕴含的药理转换成全世界都能理解的语言,故而得到了西方医学界的高度评价。但是,这条本该是康庄大道的路,现在越走越窄,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对中医特殊性的过分强调,以及对中医理论体系的过分执着。第三, 不出意外的是,“中医粉”和“中医黑”的争论在屠呦呦获奖之后又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诺奖委员会成员汉斯在面对记者“能不能说这是你们第一次颁奖给中医”的提问时,也特别强调, “我们不是把本届诺奖颁给了传统医学”,“我们是把奖项颁给受传统医学启发而创造出新药的研究者”。张大庆也表示,***不能说与中药毫无关系, “还是受到了启发, 获得了一些灵感的”, 但是, 它的研发其实遵循的是现代药理学和化学的方法,经历了非常严格的提纯- 再试验- 测定化学结构- 分析毒性药效- 动物试验- 临床试验- 提取工艺优化- 生产工艺的制药流程, “这和我们传统所说的中药不一样,疗效和毒性都是非常明确的,不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是说中国人吃了能治疟疾,非洲人吃了就不能治疟疾”。第四个围绕屠呦呦的争议,指向了如何评价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一般认为,四十年前那种举全国之力地狠抓某项科研任务的时代已是一去不复返,“这种科研模式不具备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 属于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 但是, 屠呦呦本人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仍然值得肯定,她也是那个时代的科研工作者的缩影。屠呦呦在获奖后接受央视的采访时表示,***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