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马尔堡出血热.ppt

格式:ppt   大小:1,878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马尔堡出血热.ppt

上传人:杨勇飞2 2022/5/5 文件大小:1.8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马尔堡出血热.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马尔堡出血热
1





地球十大病毒排行:
★埃博拉病毒
★马尔堡病毒(MBV)
★艾滋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
★天花病病毒
★黑死病病毒
★非被污染的注射器等可造成医源性传播。

MBV
背景资料
临床表现
病理特点
传染源和宿主
实验室检测
防治措施
传播途径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马尔堡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侵犯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尔后被带至区域淋巴结,在淋巴系统内播散,并通过血行感染肝、脾和其他组织。本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
1.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导致
细胞的直接损伤:
病毒和细胞表面的凝集素结合,通过病毒蛋白的毒性作用导致细胞坏死。

Ⅰ. 病毒由入侵部位扩散至各系统,从而抑制机体固有免疫应答
Ⅱ.由于病毒感染,树突状细胞对T细胞的活化受到部分抑制,从而影响体液免疫反应
Ⅲ.在整个感染过程中产生大量淋巴细胞凋亡,导致免疫抑制
Ⅳ.受感染的巨噬细胞产生各种介质,并通过各种途径导致严重病变

MBV
背景资料
临床表现
病理特点
传染源和宿主
实验室检测
防治措施
传播途径
发病机制
马尔堡出血热
马尔堡病毒感染后,可引起临床表现以以急性发热伴有严重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被称为马尔堡出血热 。
马尔堡出血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9天,病人突然发热、
畏寒、头痛、全身疲乏、大量出汗、肌肉酸痛、咽痛、咳
嗽、胸痛,最初的症状很像流感。

随后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全身皮疹,

最后出现口鼻出血、尿血、***出血和消化道出血,严重者可发生休克,有大约1/4的患者死亡。

MBV
背景资料
临床表现
病理特点
传染源和宿主
实验室检测
防治措施
传播途径
发病机制
除横纹肌、肺和骨骼之外,几乎所有器官都可受损。其中肝、肾、淋巴组织的损害最为严重,脑心脾次之 。
病理特点
实验室检测
(一)血常规及生化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周围血象中可见幼稚淋巴细胞,血小板明显减少,于6-12天降至最低值,血沉加快,血清转氨酶升高。发病早期即可检测到蛋白尿。
马尔堡病毒
(二)血清学检测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ELISA等检测抗马尔堡病毒lgM和lgG抗体。一般lgM抗体在发病后第7天出现,持续2-3个月,单份血清lgM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lgG抗体,滴度增高4倍以上者也可诊断。
马尔堡病毒
(三)病原学检测
马尔堡病毒高度危险,与活病毒相关实验必须在BSL-4实验室进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马尔堡病毒抗原,可用于早期诊断。取皮肤组织活检,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马尔堡病毒抗原
马尔堡病毒
:逆转录PCR检测血清中病毒RNA,可用于早期诊断。
:接种病人的血液、尿液或咽分泌物等于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和鉴定。
马尔堡病毒
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长约19kb,编码7种病毒蛋白,包括N蛋白(nucleoprotein,NP)、病毒蛋白35 (VP35)、病毒蛋白30 (VP30)、病毒蛋白24 (VP24)、糖蛋白4 (gp4)、RNA依赖的RNA聚合酶主要成分糖蛋白7 (gp7) 和次要成分病毒蛋白40(VP40) 。
分子生物学特性:
诊断依据:
(近期有疫区逗留史,与感染源接触史)



MBV
背景资料
临床表现
病理特点
传染源和宿主
实验室检测
防治措施
传播途径
发病机制
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56℃ 30分钟不能完全灭活,但60℃ 1小时感染性丧失。在室温及4℃存放35天其感染性基本不变,-70℃可以长期保存。一定剂量的紫外线、γ射线、脂溶剂、β-丙内酯、次***酸、酚类等均可灭活。
控制传染源 是预防和控制马尔堡出血热最重要的措施!!!
(一)预防性措施

对有明确暴露史的应实施21天的医学观察,进行留验处理,每日监测体温。加强对入境动物的检疫工作。


(二)疫情控制措施
◆一旦发现马尔堡出血热后要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病例和接触者管理
对疑似病例及其接触者应就地实行留验医学观察,确诊病例必须在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