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电力工程规划探讨.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电力工程规划探讨.doc

上传人:可卿 2022/5/5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电力工程规划探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电力工程规划探讨
[摘要]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一种“管理性”规划,它是进行建设项目许可的重要前提条件,直接为规划管理人员服务。电力工程规划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根据多年来参与控规编制的工作经验,总结业单位、当地政府、规划建设管理部门沟通以了解规划基地内和规划基地周边的潜在电力负荷、在建和已批待建以及意向性电力设施建设项目。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是直接为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并引导开发建设。因此,控规中的电力工程规划一定要强调可行性。而注重与相关专业部门沟通正是提高规划可行性的有效手段。这里的沟通并不是开一次会就能解决的事情。这里的沟通应当贯穿于整个规划编制过程,从现状调查、收集资料、方案讨论、规划报审、规划报批、成果归档,每个阶段都要全方位充分的与专业单位沟通。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成果归档阶段,规划编制结束了一定不要忘记将全套成果提交给专业部门归档备案,以便专业单位依据规划合理的安排建设计划。

城市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电力工程规划应当结合用地开发建设的时序做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尤其重要的是考虑好近期建设的电力供应,即要经济便捷,又要结合远期规划,避免过多的改建、重建的重复投资。

电力设施是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建设的强劲动力,但是由于电力设施的电磁特性,其对周边地区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般大的电厂、高电压变电站都位于远郊对城市建设影响较小。承担高压配电的110千伏变电站(大型城市中220千伏变电站),由于要尽量靠近负荷中心,所以站址必须“进城”。现状高压送电架空线(220千伏)由于资金、技术可行性等问题改为地下电缆有一定难度。变电站和架空线对周边用地的影响主要有:噪音、可能存在的电磁辐射、防火安全以及对地块完整性的破坏和地价的影响。因此在用地布局规划时应充分考虑电力设施的影响。
当然,在规划电力设施时也要考虑到上述影响。一般情况下,变电站规划站址最好结合停车场、环卫设施用地等其他交通市政设施用地安排(燃气、电信设施除外),应避免安排在学校旁边、居住区中心、景观要求较高地区。电力架空线的布置应尽量归并走廊,利用河道、道路绿化带,并布置在用地边缘,尽量减少深入地块中心和横穿用地。
3. 存在问题探讨

控规应当在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以及专业规划的指导下,落实和细化上位规划。但现实情况是,有的城市总规中电力工程规划只做到220千伏及以上等级,而控规要求落实35千伏及以上等级的电力设施用地。专业单位的专业规划往往是计划式的,基本是解决近期建设问题的,缺少远期规划或者远期规划比较笼统无法使用。
由于缺少专业规划支撑,控规中的电力工程规划往往会出现系统性差的问题,与周边地块衔接不好,比如变电站的布局没有和周边地块统筹考虑,没有充分预留与周边地块变电站联络的电力通道等。





在控规编制过程中,规划人员只能加强与专业单位的沟通,再根据经验依据电网设计导则进行规划。但无法完全解决这一问题,希望规划管理部门和专业单位引起重视。

控制编制经常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规划部门制定的规划目标比较理想,而建设单位具体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尤其近期的建设项目。例如规划部门从景观和用地的角度考虑经常会提出电力线以电缆方式敷设,专业单位则从投资以及工程技术难度考虑往往坚持架空形式。此时作为规划编制人员可以多做些沟通的工作,加强规划部门和专业单位的相互理解。在规划方案上,要综合考虑规划部门和专业单位的意见。例如工业区一般电力线采用架空方式,而居住区、商业中心采用电缆方式。还可以近期建设规划和远期规划的形式兼顾前瞻性和可实施性。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环境下,全球都在全力部署低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中国也在积极走向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在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领域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将其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激发内生创新活力紧密联系。现在“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已渗透到全社会各个行业、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应全面影响电力工程规划的编制方案。以下从几个方面论述。

用电量及负荷预测是整个电力工程规划的基础,用电量及负荷预测指标的选取又直接影响到整个电网规模的确定。在国标《城市电力工程规划规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