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鸡新城疫的诊断作者:李静来源:《兽医导刊》2017年第1期
李静/河北省唐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
鸡新城疫的诊断作者:李静来源:《兽医导刊》2017年第1期
李静/河北省唐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鸡新城疫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亚洲鸡瘟。主要引起呼吸困难,下痢和神经症状为主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以粘膜、浆膜出血,腺胃粘膜出血为特征性变化。本病主要感染鸡和火鸡,其他禽类和野生禽也可感染,也可感染人。目前,本病是危害禽生产业比较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1926年,在印度尼西亚最先发现本病,同年,在英国新城,经研究证明,引起该病的病原体与禽流感病毒不同,根据此次发病地点,将该病命名为新城疫,由此,本病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并在1942年报道,该病是由某些强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
在我国,50年代该病已经在我国各地广泛流行。目前我国对该病施行强制免疫制度,许多地区鸡新城疫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但有部分地区由于免疫接种、综合防控等措施不完善或不科学,还时常发生新城疫,能及时、准确的诊断该病,对预防、控制本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剖检等进行鉴别诊断的基础上,应用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确诊的诊断技术进行了报告。
(一)流行病学
家禽中,鸡最易感。不同年龄阶段的鸡都易感,其中以幼雏和中雏最易感,两年以上的鸡易感性较低。本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春季、秋季较多发。另外,以下因素也经常是引起本病直接或间接原因,鸡群的流动性较大;新购入的鸡未经有效的隔离、预防接种等措施而混群饲养;免疫接种程序、方法等不当;鸡群中存在免疫抑制性因素;周边区域或相邻的养殖场存在疫情等,二免前后的鸡发病也较多。
(二)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将该病的发生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3种类型。另外,经过免疫的鸡群发生本病表现为非典型新城疫。
1. 最急性。多见于发病的初期和雏鸡,常突然发病,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易感鸡群的死亡率可达90%以上。
急性型。常具有典型的临床特征,如体温可高达44C,明显的呼吸困难,常发岀“咯咯”声,嗉囊肿胀,倒提后可从口腔中流出酸臭的液体,排黄绿色或黄白色稀便,翅膀和腿麻痹。病死率较高。
慢性型。该类型发病初期表现为急性型症状相似,发病不久症状有所减轻,主要表现岀以神经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翅膀和腿麻痹,头颈歪斜、向后仰,转圈,共济失调,发病后10〜20d死亡。
2. 非典型。常发生在已经免疫的鸡群,临床表现不典型,只表现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产蛋的鸡群还表现为产蛋量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也较低。
有的病鸡可以存活很长时间,在此期间常表现为麻痹、头颈歪斜,甚至有的鸡在应激的情况下,突然发生抽搐,几分钟后死亡。
(三)病理剖检
本病主要特征是器官、组织粘膜充血、出血,肠管浆膜、粘膜和腹腔脂肪明显出血,腺胃粘膜和乳头有出血点,甚至溃疡、坏死,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和溃疡,直肠粘膜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