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叫魂》读书笔记
历史学2班尹含
在中文译本的序言里,孔飞力提出的叫魂案所揭示的一系列历史问题: .
《叫魂》读书笔记
历史学2班尹含
在中文译本的序言里,孔飞力提出的叫魂案所揭示的一系列历史问题值得更为深入地讨论:
1. 专制集权如何凌驾于法律之上而不是受到法律的限制。
2. 官僚机制如何试图操纵通讯体系来控制最高统治者。
3. 最高统治者如何试图摆脱这种控制。同时,也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中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在清代,普通民众对于政治体制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他们在官方的滥用权力面前,也几乎得不到任何保护。然而,历史也表明,皇帝与官僚专制在实施权威时还是受到某种限制的。在这些限制因素发展成长的过程中,中国文化与历史的经验对之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的。
故在第一章里,着重分析“萧山事件”与其所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象:
1. 乞僧化缘讨钱却遭小儿信口雌黄,被村民殴打并群押审理。那么,村民的情绪为何如此激动汹涌,在未听解释前甚至沦为“乌合之众”,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对“叫魂”深信不疑,这样的恐惧又是如何蔓延到群众中来的?
2. 蔡捕役故意构陷以及衙门随意用刑逼供,俱是在证据尚未确凿的情况下进行的。这这是否应合了序言中提到的“普通民众在官方的滥用权力面前,也几乎得不到任何保护。”对此,孔飞力如是解释道:“公众的歇斯底里与卑劣的腐败现象结合在一起,几乎酿成了司法解释上的一桩大错。公堂上的用刑虽能逼人招供,却往往会因为受到指控的被告在上一级官府翻供而使供词难以作数。当某件案子达到省一级时,官员们因为远离肮脏的县府大堂上的种种压力与诱惑,对于被告的偏见也小得多。”
3. 故,综上(接上)“谁说这是一件涉及妖术的案件?更有可能的是,这是由容易轻信的民众,受到贪婪的地方捕役中的恶棍以及无能的县府官员们的挑动,而造成的又一桩早已司空见惯的丑事。现在,省里的官员们很乐意于销掉这个案子。”
第二章开篇标题为“盛世”,意为“弘历治下的盛世”及“民众意识中的盛世”。然而,叫魂案的发生,就是在这样一个被后世史学家、现代文艺创作所镀金的繁荣昌盛的图景之中。当然,就其社会背景而言,却也显示出江南地区人口、资源的不平衡发展以及劳动力的解放致使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等现象。而其中最显著的,莫过于乾隆年间的人口大爆发。实例即为“18世纪间,中国的人口大约翻了一番,从1700年的一亿五千万增加到了1794年的三亿一千三百万左右。”尽管这样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有赖于新大陆进口的土豆、番薯等生存力极强的农作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论是商业的扩展还是向外部的移民都不能使每个人都得到关照,总有一部分人会被完全排除在生产性经济之外。他们的出路,并不在于向外迁徙,而是向社会的下层移动,沦为乞丐之类的社会下层阶级。”因此,叫魂案的主角也多集中在流浪者、“游方僧道”上。(关于这一点,后文会有一定叙述。)
那么,对于一个缺乏基本的保障体系,生存环境封闭而又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社会,普通百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