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组网方案选择之六——选择网络通信协议
网络协议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大家都要遵守的交通规则。
同样网络上的各种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之间尽心相互通信也需要一整套原则。
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要进行通信,就必须使用一种双方都能理解的语言,这就是协议(Protocol),通过这些协议(也称为约定),网络上的计算机才有了彼此通信的“共同语言”。
IPX/SPX
英文原义:IPX/SPX中文释义:分组交换/顺序分组交换IPX/SPX(work Packet Exchange/Sequences Packet Exchange)是Novell公司的通信协议集。与NetBEUI形成鲜明区别的是IPX/SPX比较庞大,在复杂环境下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这是因为IPX/SPX在设计一开始就考虑了网段的问题,因此它具有强大的路由功能,适合于大型网络使用。Ware服务器时,IPX/SPX及其兼容协议是最好的选择。但在非Novel网络环境中,一般不使用IPX/SPX。IPX主要实现网络设备之间连接的建立维持和终止;SPX协议是IPX的辅助协议,主要实现发出信息的分组、跟踪分组传输,保证信息完整无缺的传输。IPX/SPX协议即IPX与SPX协议的组合注解:它是Novell公司为了适应网络的发展而开发的通信协议,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安装方便,同时还具有路由功能,可以实现多网段间的通信。其中,IPX协议负责数据包的传送;SPX负责数据包传输的完整性。在微软的NT操作系统中,一般使用NWLink IPX/BIOX两种IPX/SPX的兼容协议,即NWLink协议,该兼容协议继承了IPX/SPX协议的优点,更适应Windows的网络环境。IPX/SPX协议一般可以应用于大型网络(比如Novell)和局域网游戏环境中(比如反恐精英、星际争霸)。不过,如果不是在Novell网络环境中,一般不使用IPX/SPX协议,而是使用IPX/SPX兼容协议,尤其是在Windows 9x/2000组成的对等网中。
化整为零,分“层”治之
为了降低协议设计的复杂程度,采用分层解决的原则。将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容易解决的、各自相互独立且相互联系的子问题来解决。
下面是当前实际运行的邮政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图中清楚地表明了信件发送和接收的过程。
图2-6 邮政系统中信件传递工作过程示意图
ISO指定了OSI七层参考模型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anization,ISO)于1981年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的格式,通常简称为“七层模型”。
图2-7 OSI/RM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应用层协议---
---表示层协议---
---会话层协议---
---传输层协议---
---网络层协议---
---数据链路层协议---
---物理层协议---
系统A
系统B
图2-8 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流(协议栈)
OSI参考模型明确了各个协议在网络体系结构中所站的位置,分清各层在功能上的区别,因而有助于分析和理解比较复杂的协议。但OSI参考模型是一个理论模型,一般网络通信功能只涉及到其中的几层,很少用到全部七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