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手写环评基本流程
看现场(联系业主)
居住地
废水
废气
工厂
噪声
渣土
空地
外围环境
现场察看需要向业主境保护局监督开发科事先沟通) ( , 项目若是省厅
批复,执行标准函给市环境保护局,若是市里批,标准 应发给县环保局及市环保局。 3 、
在资料齐全后,编制环评报告书,资料可能会逐步收齐,这 期间要与业主不断沟通。 4 、
待工程分析做完报告书接近尾声时 (确认污染物计算量准确 后) ,要给当地环境保护局发
送排污总量确认书,由环评单位填好后 由业主送当地环保部门总量办申请总量。 5 、环评
报告书编制好后交业主送环保厅或环保局登记,再交评 估中心待评估(请专家开评审会、
定时间和地点等) 6 、开完报告书评审会后修改专家意见,再交环保部门批复(这 期间可
能有较多反复) 。
※编制报告书过程一定要熟悉技术导则、标准的运用,特别是工作等级的确定。 工程分析
时一定要弄清工艺流程及排污环节,污染物的量等。 以上流程是我按实际做环评时所知,
可能不是很细,可参考了解。
一、现场踏勘
△现场踏勘的意义:
一般项目现有的资料现状按深度可分为: 没有书面资料→项目建议书→开发利用方案→可研
或初涉。 说句实话, 大多数时候业主仅仅是为了办手续而做的一些前期相关资料, 就算达到
可研或初涉级别的资料, 也不一定会把项目全部交代清楚, 资料里的内容, 可取的东西不多;另一种情况是环评技术人员对这一行业不了解,仅凭书面表述,不能对工艺有直观的了解。
通过现场踏勘, 能提供了环评的第一手客观资料, 对项目工艺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并且直接看到或了解到了某个环节产生了废水、 废气、废渣、噪声及风险等, 不会在分析的时候漏项。
△现场踏勘注意事项:
很多时候,环评技术人员都是突然接到到某某地方看一个某某项目, 带上环评必备三件套 (个
人认为是照相机、本子、笔)就走了,到现场之前,可能对项目概况一无所知,有的时候连
项目是生产什么都不知道。这种情况下, 现场踏勘一定要细, 如果草草了事,极有可能为报
告埋下被毙的伏笔。
精选
1、到现场后,一定得找一个业主方懂相关技术的技术人员带着看
有三种情况, 有可能了解不到项目客观存在的工艺及产污环节。①业主很把环评当回事,
亲
自带着现场踏勘,但是他可能对相关工艺不一定很了解(工艺请设计单位设计的)
,或是了
解不够透彻, 并且对环保这一学科不是很懂,
他介绍的时候只会介绍他产品的工艺,
不会强
调哪一个环节会有污染物产生。②业主根本不把环评当回事,认为环评单位应该收人钱财,
替人消灾, 只要合同谈妥了,剩下是事全归环评单位了,
介绍的时候就不会很详细透彻,会
让技术人员忽略了很多环保方面重要的环节。
(最恶心的是, 专家看现场的时候他就无耻地
详细讲解了,结果报告跟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别。)
③主业实在很忙或不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