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0
文档名称:

硕士类电气自动化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3,957KB   页数:18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硕士类电气自动化论文.doc

上传人:Alone-丁丁 2022/5/6 文件大小:3.8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硕士类电气自动化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硕士类电气自动化论文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
中性点接地方式概述..........to-ground fault
based on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研究生姓名:刘道兵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研 究 方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导 师 姓名:徐玉琴 职称:教授
2005 年 5 月 25 日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引言
目前我国 6kV~35kV 中压配电网多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方式,主要包括中性
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电阻器接地、中性点不接地
[1]
等方式,通常称为小电
流接地方式。对于配电网的单相接地保护,人们长期以来研究颇多,提出了许多原
理和分析方法,也研制出了许多基于不同原理和方法的保护装置,但由于受到诸多
条件和因素的限制,对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基本上停留在故障选线这一层面。而且,
现有的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选线正确率普遍偏低,存在着严重的漏选和误选,从
而严重影响供电质量。随着我国配电网改造的不断深入和配网自动化系统试点的逐
步开展,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具备了深入到故障定位层面上的条
件。本文正是基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对单相接地故障定位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
课题背景和意义
中性点接地方式概述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需要从技术上进行分析,同时兼顾经济成本,应
结合电网的现状与发展规划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全面考虑,使系统具有更优的技术
经济指标,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造成不良后果。
中性点不接地,实际上是经过集中于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的等值电容接地的,其
零序阻抗多为一有限值,而且不一定是常数。如在工频零序电压作用下,零序容抗
锐减,高次谐波电流骤增,有时甚至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也会引起通信干扰。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是指在系统中性点接入适当的电阻,该电阻与系统对地电
容构成并联回路,是电容电荷释放元件。从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的角度考虑,电弧
从点燃到熄灭期间,因系统所积累的多余电荷能够通过接地电阻泄漏掉,故基本上
不会产生间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由于接地电流大,能够简化
继电保护,方便地检测接地故障线路,又有利于降低系统的绝缘水平,使一些进口
的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电气设备的电力电缆能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的系
统中使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特别是以架空线路为
主的配电网,其单相接地故障的几率比高压网络大,相应的跳闸次数会大大增加。
如果尚未实现环网供电,则停电次数将会增加,使供电可靠性降低。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虽然调谐电感只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变动,但系统
的零序阻抗却接近于无穷大。运行中的消弧线圈和现代的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并不都
是恰好在谐振点运行,在一般情况下它们多采用略微偏离谐振点的过补偿运行方
式,“谐振接地”比较符合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实际情况,所以中性点经目录
II
适用性分析....................................................... 33
目前存在的问题............................................. 33
改善条件 ................................................... 33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35
结论 ............................................................. 35
展望 ............................................................. 36
深入分析探讨 ............................................... 36
基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的发展趋势 ............. 36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致 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