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23 带刺的朋友[53].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3 带刺的朋友[53].docx

上传人:qnrdwb 2022/5/6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3 带刺的朋友[53].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3 带刺的朋友
【教学目的】
“枣、馋”等11个生字,会写“刺、枣”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扎",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精品文档请下载)
、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学习刺猬偷枣过程的根底上,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别快)(精品文档请下载)
②指导朗读,对呀,刺猬这小家伙不仅聪明,而且速度特别快,趁我还没弄清楚它想干什么,树上那家伙就-—(学生接读:噗的一声掉了下来。)(精品文档请下载)
③自由朗读课文第8-9自然段。
(4)谈话过渡:刺猬从树上掉下来是为了干什么?能用你画的句子说说吗?(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出示12)
  很快,它又渐渐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即,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精品文档请下载)
①学生自由朗读,交流动作“归拢、打滚、扎、驮"、跑。理解词语“归拢”(把散落的东西堆到一起).(板书:逐个归枣 打滚扎枣 驮枣快跑)
(精品文档请下载)
②对于散落一地的红枣,小刺猬可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这小家伙偷枣可真高明呀!(精品文档请下载)
③指导朗读:看你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把这段话读好,老师读每一句话的开头,你们接下去。
(5)小刺猬偷枣时的这一连串机灵、聪明的举动被躲在一旁的小作者看得一清二楚,难怪他会由衷地发出感慨-—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领可真高明啊! (学习生字:聪)(精品文档请下载)
假设你看见了这样聪明机灵的小刺猬,你会怎样夸夸这只聪明,机灵的小刺猬呢?(学生自由发言。)
5。作者是抓住了刺猬动作的描写,把它偷枣的过程写得活灵敏现。作者都用了哪些表示动作的词语?(生读圈出的有关动词:爬、摇、归、打滚、扎、驮、跑。)把词连起来读一读。 (精品文档请下载)
6。同学们能否试着用这些词概括一下刺猬偷枣的过程呢?(老师提示可以用上表示先后关系的词语)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指名答复,老师平移并小结。(精品文档请下载)
(课件出示13)
(刺猬先“爬树摇枣”,再“跳树归枣",然后“ 打滚扎枣”, 最后“驮枣快跑"。 )
—11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
8.(课件出示14)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离这儿远不远?窝里还有没有伙伴?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沟眼儿,弯腰望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精品文档请下载)
(1)学生自由朗读,同桌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2)指名发言,老师小结:迅速逃跑——聪明。(板书:高明)
四、总结全文,善待动物
1。学了课文,说说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刺猬?(聪明的小刺猬)为什么要以“带刺的朋友”为题呢?(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展体会—-“小东西”)(精品文档请下载)
(课件出示15)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也许是在用力摇摆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领可真高明啊!
读读这三个句子,特别是加点的词语“那个东西"“那个家伙”“聪明的小东西”,你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在发生怎样的变化?(精品文档请下载)
交流:从陌生到钦佩,到非常喜欢。
2。老师小结:作者已经把刺猬当作了家庭的一员,这种情感只有那些和小动物有亲密接触的人才能体会。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近小动物,去做动物们最亲密的—-朋友。(精品文档请下载)
五、感情朗读,练习复述。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刺猬的喜欢之情。
“小刺猬偷枣的本领真高明”为开头,按照“爬树摇枣一逐个归枣一打滚扎枣一驮枣快跑"的顺序讲讲刺猬是怎样偷枣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1)自由练习。
(2)小组交流。
(3)小组派代表讲给全班同学听。
看着板书抓住动词,结合课文,把刺猬偷枣的过程说清楚,还可以加上自己的一些想象,再次感受字里行间表达的对刺猬的喜欢之情.(精品文档请下载)
六、拓展阅读。
学生自主阅读《带刺的朋友》中的另一件事——小刺猬智斗大黑狗。读完说说自己对刺猬的看法。(精品文档请下载)
板书设计:
23 带刺的朋友
爬树摇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