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朝天子·咏喇叭》
教学目的
1、知识和才能目的
理解作者王磐及散曲《朝天子·咏喇叭》的文学常识,理解这首散曲的内容。
2、过程和方法目的
学习这首散曲诙谐挖苦的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本曲借物咏怀的手法,深化体会人民对《朝天子·咏喇叭》
教学目的
1、知识和才能目的
理解作者王磐及散曲《朝天子·咏喇叭》的文学常识,理解这首散曲的内容。
2、过程和方法目的
学习这首散曲诙谐挖苦的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本曲借物咏怀的手法,深化体会人民对贪官污吏的痛恨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散曲诙谐挖苦性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本曲借物咏怀的手法,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
PPT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散曲:是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于抒情、写景、叙事。形式包括小令、套数。
小令:散曲的一种形式,单独的一支曲子,称小令。
套曲:散曲的一种形式,由几支同一宫调的曲子连缀而成的曲,称为套曲。(套曲由假设干曲子组成,如关汉卿《一枝花·不伏老》,含四支曲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如关汉卿《四块玉·别情》.小令以一支曲子为限,假设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作者简介
王磐(约1470—约1530),字鸿渐,号西楼,明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县)人。从年轻时起即鄙视功名,筑楼高邮城西,和名流谈咏其间,因自号西楼。其散曲题材广泛,虽多闲适之作,亦有同情人民疾苦,讥讽时政的佳作,有《王西楼乐府》。(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写作背景
这支曲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当时宦官当权,在交通要道运河上,他们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写了这支《朝天子》,借咏喇叭揭露宦官的罪行.(精品文档请下载)
(四)整体赏读
(五) 细读感悟
1、说说这首散曲可分为几层理解。
第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