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
20 世纪末,来自大洋彼岸的互联网风暴席卷中国,它以排山倒海之势
冲击着各行各业,冲击着芸芸众生。人们仿佛从睡梦中惊醒,四处奔
走相告,一遍又一遍传说着网上掏金的美丽故事
于是,成千上万的人加入了建造网站的行业,业是不是要在资本市场融资,是不是要上市。或
者说实行其他的投资等等。以上所描述的,总裁干副总裁的活,副总
裁干总经理的活,总经理在干经理的活的现象在企业随处可见。
不过,管理层次“向下错位”后,并没有让管理者的困扰迎刃而解。
同时处在这种错位状态上的管理者通常让人觉得这个领导只会和手下
抢业绩,没雄才大略,跟着他干没前途。中国企业 3C( CEO、 CIO、 CFO)
管理实际上是到不了位的现象,已普遍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大难题。
从高层管理的忧虑到管理层次“向下错位”现象:我们能够看出基础
管理的质量,将极大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全局。
三、基础管理的本质
就像网络与电脑紧密相连,管理与经营密不可分。一个企业对于其经
营业务的管理是一个企业所有管理的核心,是其所有管理的出发点和
落脚点。因为业务是企业的命脉,它关系着企业的盈亏生存。
业务管理之下是以人、财、物、产、供、销管理、质量管理、岗位责 任制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管理。企业基础管理的特点根据企业业务 管理特点来制定,为业务管理服务。
业务管理之上是由业务管理升华而成的企业文化。如果说业务管理的 规范和方法是企业的法律,那么,企业文化更像道德。它为业务管理 的顺利实行提供舆论、氛围、精神、士气以及其他方面的补充支持, 为业务管理服务。
可见,所谓企业基础管理,就是对覆盖产品(服务)价值链的业务的 流程实行全面的计划、组织、协调,及对业务的有效处理和有效控制 的管理。实施企业基础管理最本质的是对企业的基本业务实施过程管 理。具体地说,主要是对企业销售、供应、生产、库存、质量、成本、 财务等主要事务活动的过程管理。
在基础管理中需要特别强调过程管理的特性,是因为它是能真实反映 业务处理过程的第一手的、最祥尽的资料,使企业的业务决策和战略 决策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尤其是当基础管理实现了数字化和信 息化管理后,使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战略决策速度、精度发生“质”的 变化。管理者能明显感到:以前凡需跨部门处理的业务,就出现“老 牛拉破车(又慢又吃力)”的现象,而实现信息化管理后,此类事务 变成是高效、轻松、准确工作。
例如,当一个企业实行基础管理的信息化后,负责审批应付帐款的业 务主管,能够轻松的通过自己的电脑系统,清楚的得知:与此单应付 帐款对应的采购申请单、采购订单、此订单入库情况、入库检验情况、 供应商情况、供应商发票等,这样在实施审批处理时的工作效率和准 确度是不言而喻的:使企业的“支付系统”得到有效管理。
四、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的内容包括:基础数据管理、基本业务流程设计 及业务事务处理管理、内部控制设计及实施控制过程管理、人的行为 规范管理等四个方面。
(一)基础数据管理
基础数据的管理是
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状态的第一 手资料,是业务处理决策时的依据。规范和科学管理好基础数据,并 使之成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有用的信息,是企业管理的客观需要。
企业业务管理特点决定了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