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四章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幼关系
【通用模板】【教育说课】【述职报告】【工作汇报】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实现途径
师幼关系
主要内容
幼儿园教师是什么
【摘要】对师专业结构
曾荣光(1984)
;
林瑞钦(1990)
(能教);(会教);(愿教)
艾 伦(1991)
;;
郑燕祥(1991)
;;
叶 澜(2019)
;;
林崇德(2019)
;;;;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
全美幼教协会(NAEYC)指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体现在:
对儿童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善于观察和评量儿童的行为表现,以此作为课程计划的依据和设计个性化课程的依据
善于为儿童营造和保持安全、健康的氛围
计划并履行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全面促进儿童的社会性、情感、智力和身体方面的发展
与儿童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成为儿童发展的支持力量
与幼儿家庭建立积极的有效的联系
支持儿童个体的发展和学习,使儿童在家庭、文化、社会背景下得到充分的理解
对教师专业主义予以认同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
美国幼教专家凯茨(Katz, L. G.)曾将专业化的幼儿教师形象的比喻为能抓住孩子丢过来的球,并且把它丢回去,让孩子想继续跟他玩,并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新的游戏来。
庞丽娟教授根据国内外关于现代社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新纲要》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般趋势,从六个方面较具体的说明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内涵
对儿童和儿童发展的承诺;
全面、正确地了解儿童发展的能力;
有效地选择、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
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
领导和组织能力;
不断地专业化学习。
学前教师的专业素质
思想品德素质
基本文化素质
教育技能素质
心理素质
思想品德素质
教师成为幼儿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能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谁能唤起幼儿做人的尊严感,能启发其去思考活在世界上是为着什么,谁就能在其的心灵中留下最深刻的痕迹。
——苏霍姆林斯基
思想道德素质
热爱学前教育事业
热爱与尊重儿童(案例4-1)
具有社会责任感
基本文化素质
广博的文化知识
扎实的专业知识(舒尔曼教师专业知识分析框架)
舒尔曼(Lee S. Shulman)所建构的教师专业知识的分析框架
学科知识(content knowledge),指教师上课的学科知识。包括具体的概念、规则和原理及其相互之间联系的知识。
一般教学知识(general pedagogical knowledge),指各科都用得上的课堂教学管理与组织的一般原则与策略。
课程知识(curriculum knowledge),指对课程、教材概念的演变、发展及应用的通盘了解。
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指各学科所需要的专门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学生及其学习特点的知识(knowledge of learners),指学生在上课之前的准备情况,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教育情景的知识(knowledge of educational content),指学生的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环境对教学影响的知识。
教育目的与价值的知识(knowledge of educational ends, purposes and values),如,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以提升个人品格还是以升学为取向的认识等
教育技能素质
职业技能
计划能力(案例4-2)
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指导、评价的能力(案例4-3)
总结评估的能力
教师心理素质
健全的职业人格
积极的创新精神
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耐挫能力
广泛的兴趣
豁达的胸怀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特制定《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