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关爱“问题学生”,提高德育实效_以人为本.doc

格式:doc   大小:10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爱“问题学生”,提高德育实效_以人为本.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7/3/16 文件大小:10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爱“问题学生”,提高德育实效_以人为本.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爱“问题学生”,提高德育实效_ 以人为本论文摘要:本文就“问题学生”的几种类型,分析了产生“问题学生”的若干原因,并着重阐述了转化“问题学生”、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论文关键词:以人为本, 问题学生, 个性化教育, 自我教育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班主任工作是德育工作的最重要方面的工作。然而, 经常听到不少老师这样抱怨: 现在的学生太难教, 太难管了, 尤其是中职学校的学生。的确, 在当前, 中职学校的学生素质相对以前较差, 许多学校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一群学生, 他们厌学、泡网吧,打架斗殴、拉帮结派,作业不愿做、上课玩手机,甚至有早恋的现象。表现差,成绩差,于是这类学生被冠之以“问题学生”的称号,有的则干脆被直接称之为“差生”。老师对他们无可奈何,同学对他们“敬而远之”,家长对他们更是恨铁不成钢。他们成了家长的心病、老师的心痛。解决好这部分学生的教育问题, 是提高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指标。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颇为复杂,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因素 21 世纪是网络时代, 在这样开放的时代里, 各种腐朽的思想文化会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侵蚀当代中学生, 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方式也必然会对青少年学生产生刺激, 形成正面的或负面的影响。由于中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不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较低, 因此很容易受骗上当甚至误入歧途。 2 、家庭因素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由于家庭的过分溺爱, 加上父母对他们缺乏严格的教育和要求, 因此他们很容易养成任性、自私、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的性格。同时, 独生子女很少有机会去体验长幼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那种人伦亲情, 容易缺乏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 不懂得尊敬师长、关心他人。再加上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生活,他们根本不懂得劳动的艰辛,不懂得珍惜财物,体恤他人, 随意挥霍浪费,一点儿也不心疼、可惜。 3 、学校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不再是单纯的象牙塔,也不再是不受干扰的世外桃源,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想在校园中也有所凸现。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 学校片面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 给学生带来了巨大压力, 再加上个别教育教育方式失当, 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焦虑、抑郁的情绪, 使他们感受不到校园生活的快乐, 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从而加重了教育难度。 4 、个人因素初中生正处在由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期,这一时期学生的情感活动具有极高的兴奋性、紧张性和强烈的冲击性、波动性。此外, 这一时期的学生生理发育较快但心理成熟程度较慢, 因此, 他们对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能正确认和和处理, 不能正确地调整自己的认识、情感和行为, 很容易产生焦躁情绪, 与人发生冲突和纠纷。所以, 在这一时期, 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态度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焦虑紧张情绪的产生。那么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顺利地渡过这段人生的第二个“断乳期”,使他们健康成长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深化对问题学生的认识问题学生也是人, 这是不争的事实。人都是一个能动体, 具有发展自身的能力和机能, 能创造和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发展自己的身心。人还是有思想感情、有血有肉的个体,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反应不能仅限于认识范围。也就是说,在教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