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十五参军征
汉《乐府诗集》
激趣导入:
从古至今,在人类历史上,战争不计其数。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统计:在人类5000年文明史里,和平年代只有392年,打个比喻,假设5000年当一天的话,这一天中有23个小时在打仗,我国也是:古代战争频十五参军征
汉《乐府诗集》
激趣导入:
从古至今,在人类历史上,战争不计其数。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统计:在人类5000年文明史里,和平年代只有392年,打个比喻,假设5000年当一天的话,这一天中有23个小时在打仗,我国也是:古代战争频繁,给百姓带来了宏大的灾难。今天,我们跟随一个老兵去看看吧。(精品文档请下载)
学习目的
1、理解乐府诗的文学常识,理解诗歌内容.
2、读成诵熟,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
3、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大苦难,培养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课时
预习检测
1、给以下字注音。
冢 窦 雉 旅 葵
舂 羮 饴 累累
2、背诵古诗.
第一次先学后教(8分钟)
自学自导:
结合工具书,理解乐府诗的知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结合重点字词,试着翻译诗歌。
1、乐府诗
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定乐谱的机构,叫“乐府”。后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搜集并制谱的诗歌,叫乐府诗。乐府诗多收录在北宋郭茂倩汇编的《乐府诗集》中.(精品文档请下载)
其最大的特点是:叙事性强,语言朴素自然。
《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合成“南北双璧”。
后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
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感受诗意。
重点字词
始:才 道逢:在路上遇到 阿:语气词,无实义
冢:坟墓 累累:同“垒垒”:形容坟墓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狗洞 雉:野鸡
中庭:庭院中间 旅:野生的
舂:放在石臼把谷物的皮捣掉 羹:汤 贻:送给
疏通诗意
十五少年参军出征,八十老翁才得还乡。
路遇同乡急把话问:“我的家中还有那些人?”
“从远处看那是您家,坟墓相连松柏混杂”
野兔乱窜出入狗洞,野鸡乱扑飞上房梁.
野谷子长满庭院,野葵菜布满井沿。
舂罢谷子拿来做饭,采摘葵菜拿来做羹。
羹饭全熟端将出来,举目无亲和谁共享?
步出庭院向东张望,悲从中来不由泪满衣襟。
插入背景介绍:
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止。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参军的准备,、好大喜功的人,,文中的主人公就“十五参军征,八十始得归。”(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二次先学后教(15分钟)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考虑以下问题。要求:自己阅读,声音洪亮,在诗中划出相应的词语或诗句,同桌之间可以讨论.(精品文档请下载)
本诗是首叙事诗,记述了一个老兵归家的悲苦经历。
诗中哪句高度概括老兵军旅生涯?
十五参军征,八十始得归。
本句高度概括老兵军旅生涯。采用夸大手法,“十五”和“八十”对照,突出参军时长;“始得归”和“参军征”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