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什么是战斗力标准<br指出:“强调战斗力标准,是有效履行我军根本职能的要求”“虽然我军在不同时期担负的具体任务不同,但作为战斗队的根本职能始终没有改变”。我军始终强调以过硬的军事能力为党、国家和人民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始终以提高战斗力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什么是战斗力标准,我谈谈个人的看法。
战斗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标准在军事领域的自然延伸,坚持战斗力标准是我们党强军兴军的重要指导方针,不仅是军事要求更是政治要求,不仅是工作指导更是政治责任。  彰显“军队永远是战斗队”的职能要求。军队是要打仗的。作为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能不能完成好党赋予的各项任务,是绝对忠诚可靠最现实最直接的体现。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红军是战斗队、生产队和工作队。解放战争期间,他又强调,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此后,我们党几代领导人都始终坚持这一重要建军治军方针,把战斗队作为军队建设第一属性。新形势下,我军建设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职能使命有了新的拓展,但战斗队这个第一属性始终没有变。战斗队必须有战斗力,这是应有之义,也是职能所系。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战斗力是战斗队履行职能使命的先决条件,是军队兴衰成败的决定力量。战斗队如果不抓战斗力建设,军队不言军、不备战、不施训,关键时刻不能决战决胜,就会有辱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战斗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战斗力标准是历史的、具体的,随着战争形态、战斗力要素和作战对手的变化而变化。确立战斗力标准,不能简单重复“昨天的故事”,而要着眼形势任务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要紧扣“信息化条件”这个时代主题。不同时代,战斗力主导因素各不相同。冷兵器时代主要靠个体能力,热兵器时代主要靠火力和机动力,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强调体系作战,强调网聚能力,强调信息制胜。推进战斗力建设,必须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把握新时期军队转型建设的本质内涵,坚持体系建设的方法路径,始终坚持信息化这个发展方向不偏移,重视发挥信息力的主导作用不含糊,着力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不放松,加快推进信息化人才群体建设不懈怠,把信息化建设全面贯穿到作战要素改造、作战体系重构和生成环境优化等各个环节,切实使信息化建设成为战斗力提升的“倍增器”。 要紧贴“使命任务拓展”这个现实需要。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军队不仅要关注和维护国家的生存利益,还要关注和维护国家发展利益;不仅能应对传统军事威胁,还要能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必须紧跟世界军事发展潮流,真正把未来打什么仗、怎么打胜仗等问题研究透,不能搞成脱离实际的“客里空”;谋划战斗力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形势变化和军队使命任务,统筹安排并抓好非战争军事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