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培训.ppt

格式:ppt   大小:1,474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培训.ppt

上传人:1322891254 2017/3/18 文件大小:1.4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培训.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什么是网络?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 什么是网络?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 1 1、单机环境: 、单机环境: 一台没有连入网络的电脑,可以用来做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图形处理、生成数据等。但为了将信息与他人共享,则必须将其打印下来,或保存到软盘上,以便他人使用。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是自己我们是自己移动信息,而不是让电脑代劳。移动信息,而不是让电脑代劳。什么是网络?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 什么是网络?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 2 2 、网络是为信息服务的: 、网络是为信息服务的: 一组电脑和其它设备连接到一起后,便构成了一个““网络网络””,而将各种电脑与设备连接起来,从而共享资源的概念则叫做““网络化网络化””。电脑通过一个网络连接起来后,可使信息交换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 信息从一台电脑直接移至另一台电脑,毋需人在中间横加干预。信息从一台电脑直接移至另一台电脑,毋需人在中间横加干预。人们可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上面,而不需在费神地四处移动信息。 3 3 、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 在一个单位里,信息除需要到处移动和传播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进行集中控制与共享集中控制与共享。可选择一台特殊的电脑保存共享信息,并利用网络让其它电脑访问这台电脑的信息,同时利用电脑对信息进行集中管理与控制。通常,我们将这种电脑叫““服务器服务器””, ,在服务器电脑里,通常运行特殊的软件和操作系统。什么是网络?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 什么是网络?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 4 4 、硬件资源共享: 、硬件资源共享: 电脑网络化后,可共享下述资源,节省硬件投资: 如打印机、光驱、软驱、硬盘、扫描仪、绘图仪等。什么是网络?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 什么是网络?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 5 5 、网络配置: 、网络配置: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与应用,更多的选择计算机接入网络进行信息的传输互联,然后计算机的网络配置也是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计算机配置如图: 什么是网络?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 什么是网络?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 OSI 参考模型是在 1984 年由国际化标准组织( ISO )发布的,现在已被公认为计算机互联通信的基本体系结构模型。 OSI 参考模型描述了信息是如何从一台计算机的应用层软件传输的袄另一台计算机的应用层软件中。它是由七层协议组成的概念模型,每一层说明了特定的网络功能,各层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名称名称任务任务实例实例第七层第七层————应用层应用层服务用户服务用户文件传输、文件传输、 e-mail e-mail 、虚拟终端等、虚拟终端等第六层第六层————表示层表示层数据表示数据表示 ASCII ASCII 文本文本第五层第五层————会话层会话层会话控制会话控制打印、文件共享打印、文件共享第四层第四层————传输层传输层网上可靠报文传输网上可靠报文传输 TCP TCP 第三层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逻辑寻址、路由逻辑寻址、路由 IP IP 第二层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寻址物理寻址以太网、以太网、 MAC MAC 地址地址第一层第一层————物理层物理层电气、机械电气、机械 10Base-T 10Base-T 、、100Base-TX 100Base-TX 下面是下面是 OSI OSI 参考模型的七个层次: 参考模型的七个层次: 应用层产生数据并传送到传输层,传输层将数据转换成报文,报文送到网络层,分成标准大小的信息块,称为分组,最后,分组由数据链路层组装成帧, 以便与特定的媒体相匹配,在物理层上传输比特流 3 3 、、LAN LAN 介质访问方法: 介质访问方法: 1 1)载波前侦听多路访问)载波前侦听多路访问/ /冲突检测( 冲突检测( CSMA/CD CSMA/CD ) ):在CSMA/CD 介质访问方法中,物理设备争用物理网络介质。以太网使用这种方法。 2 2)令牌传送)令牌传送:在该介质访问方法中,网络设备只允许令牌持有者访问物理介质。使用该方法的 LAN 网络有令牌环网和 FDDI 。 4 4 、以太网技术: 、以太网技术: 以太网以太网是以总线或星型总线为基础,采用 CSMA/CD 协议的局域网。目前世界上 90% 以上的 LAN 都采用以太网,有时我们甚至把以太网和局域网看作是同义词。以太网工作原理: 以太网工作原理: 在基于广播的以太网中,所有的工作站都可以收到发送到网上的信息,任何工作站在任何时刻都可以访问网络,但在发送数据前,需要先侦听网络是否空闲,只有检测到网络空闲,才能发送数据。当两个工作站发现网络空闲而同时发送数据时,就回发生碰撞, 两个发送操作都遭到破坏,两个工作站都会中止发送,并等待随即数量的时间,然后重发。按照这种规则,各工作站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