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米脂婆姨记.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米脂婆姨记.doc

上传人:学习一点新东西 2022/5/7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米脂婆姨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米脂婆姨记
贾平凹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国家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民族,各个地方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苏轼说:“国之长短在风俗。”民俗是一个民族或群体的生活方式米脂婆姨记
贾平凹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国家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民族,各个地方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苏轼说:“国之长短在风俗。”民俗是一个民族或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史,丰富深厚的民族文化始终与民族繁衍相伴随,百代不绝。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了解民俗,可以洞悉自己的昨天、今天乃至明天,传承传统文化,凝聚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古往今来,有多少饱蘸感情的笔调记录下了各种民风民俗,当读完下面所选的一组文章后,掩巷而坐,相信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将涌在你的内心。
走头头的骤子三盏盏的灯,
挂上那铃儿哇哇的声,
白脖子的哈巴朝南咬,
赶牲灵的人儿过来了,
你是我的哥哥你招一招手,
你不是我的哥哥你走你的路。
在米脂县南的杏子村里,黎明的时候,我去河里洗脸,听到有人唱这支小调。
歌唱的,是一位村姑。在上岸的柳树根下,她背向而坐;伸手去折一枝柳梢,一片柳叶落在水里,打个旋儿,悠悠地漂下去了。
这是极俏的人,一头淡黄的头发披着,风动便飘忽起来,浮动得似水中的云影,轻而细腻,倏乎要离头而去。耳朵一半埋在发里,一半白得像出了乌云的月亮。她微微地斜着身子,微微地低了头,肩削削的,后背浑圆,一件蓝布衫子,窕窕地显着腰段。她神态温柔、甜美,我不敢弄出一点响动,一任儿让小曲摄了魂去。
这是一首古老的小调,描绘的是一个迷人的童话。可以想象到,有那么一个村子,是陕北极普通的村子。村后是山,没有一块石头,浑圆得像一个馒头,山上有一二株柳,也是浑圆的,是一个绿绒球。山坡下是一孔一孔窑洞,窑洞里放着油得光亮的门箱,窑窗上贴着花鸟剪纸,窑门上吊着印花布帘,羊儿在岸畔上啃草,鸡儿在场埝上觅食。从门前小路上下去,一拐一拐,到了河里,河水很清,里边有印着丝纹的石子,有银鳞的小鱼,还有蝌蚪,黑得像眼珠子。少女们来洗衣,一块石板,是她们一席福地。衣服艳极了,晾在草地上,于是,这条河沟就全照亮了。
有那么一个姑娘,该叫什么名字呢?她是村里佼佼者。父母守她一个,村里人爱她,见过她的人都爱她。她家在大路口开了饭店,生意兴旺,进店的,为了吃饭,也为看见她。她却最是端庄,清高得很,对谁也不肯一笑。
姑娘有姑娘的意中人,眼波只属于清风,只属于他。他是后山的后生,十八或者二十岁,每天要从这里路过县上赶脚。进得店来,看见她,粗茶淡饭也香,喝口凉水也甜,常常饥着而来,呆会便走,不吃不喝也就饱了。她给他擀面,擀得白纸一张,切面,刀案齐响,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一窝丝。她一回头,他正看她,给她一笑,她想回他个笑,但她却变了脸。他低了头,连脖子都红了,却看见桌布下她露出的两只鞋尖。她看出他的意思了,却更冷了脸儿,饭端上来,偏不拿筷子。他问,她说:“在筷笼,你没长手?”他凉了心,吃得没味,出去了。她得意地笑,终又恨他,骂他“孱头”。
他几天竟不来了。她坐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