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11章-1
第十一章物流组织与绩效评量
壹、前言
贰、物流组织的发展
参、物流绩效评量
肆、作业基础成本制
(Activity-based Costing Method)
第11章-2
前言
多变化的企业环境造成多种物流组织型态,使得组织课题不易精确的描绘。同时,促使物流管理绩效之评量更为不易,而需藉由更完整的评量系统加以汇整相关数据,以实时反应物流绩效水平,供管理改善与决策之需。
第11章-3
信息革命促使物流经理人重新思考传统组织理论
过去
现在
管理幅度
一个经理管理8个以下的下属
组织扁平化,一个经理所管理的人数增加
信息掌控
中阶主管担负权责,掌控信息
高度授权予第一线作业人员
数据传输
层级式结构,传输缓慢
信息网络连结及自主工作团队
组织结构
功能式分工之垂直式官僚结构
重视企业流程管理的水平式扁平结构
第11章-4
物流组织的发展
物流组织的发展过程可以下图说明:
第11章-5
第一阶段功能群组(公元1950-1960)
高阶主管相信物流功能整合将带来绩效的改善。
就传统组织架构下,将物流作业功能予以群组。采购面与实体流通面则尚未加以整合。
在营销部门中将物流作业群组成一实体流通课;在制造部门中将物流作业群组成一物料管理课。原来大组织结构未做改变。
图11-3以一图例说明之。
第11章-6
第11章-7
第二阶段功能群组(公元1960-1970)
第一阶段功能群组经验及成本效益带动了第二阶段物流功能群组的企业组织变革。
企业视其产业特质往往将物料管理(如食品制造业)或实体流通的物流功能群组提升其组织位阶,而与营销、制造及财务部门同等。其目的一般如下:
1. 增加物流的策略影响力。
2. 更有效发展物流成为企业核心能耐。
时下,许多企业多半已采用此种物流组织,预期也会成为企业最常采用的物流组织方式。
图11-4以一图例说明之。(将实体流通组织位阶提升)
第11章-8
第11章-9
第三阶段功能群组(公元1980年代)
第三阶段功能群组尝试将所有物流功能与作业群组于一部门,由一高阶主管负责。迄至目前,采用此种物流组织的企业仍相当稀少。此种物流组织期透过单一权责与指挥体系有效整合物料采购、制造支持及实体流通的物流过程,增强企业物流能耐。信息技术的发展更促进第三阶段物流组织有效建构。
图11-5以一图例说明之。
第11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