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小学教师对学生评价的调查.doc

格式:doc   大小:524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教师对学生评价的调查.doc

上传人:酷酷誉为 2022/5/8 文件大小:5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教师对学生评价的调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撰写人: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_
于耳。也许是出于对学生发言的尊重,也许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师们都慷慨无私地拿出“赏识”教育的法宝,一味地为学生叫好。 的确,在激励性语言的评价下,即使平庸的孩子也会变得活跃起来。但是,表扬无处不在,天长日久,会使学生的心理达到饱和状态,对过于频繁的的“表扬”无动于衷。那么,这样的评价语就无激励性可言。
。在一节语文公开课上,上的是《四季》一课,教师的激励性评语可谓热情洋溢。当学生结结巴巴读完第一段时,教师随即表扬:“你读得真好!”读完四个季节后,教师问学生:“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一生答:“老师,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我可以到河里去游泳。”教师听了后满意地说:“你真聪明,还会游泳呢!”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的评价缺乏针对性、准确性,就如一个大帽,扣在学生头上。像第一个学生,他结巴很长时间才读完“春”这一段,教师还表扬他读得真好,这样的评价显然是不恰当的。这个孩子克服困难、 认真读书的过程才是真正值得表扬的。再看第二个学生,这个学生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不仅说出了自己喜欢的季节,还道出了喜欢的理由。可教师没有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学生也就错失了一次“扬长避短”的机会。
。在一节数学课上,一个学生回答对了一个较难的题目,这个时候,教师的确应该给予这个学生一定的赞扬。然而,该教师却用了这样一句评价语:“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数学家!”这样的夸奖太过夸张,将来的事情谁都不能确定。这位教师如此妄下断言,未免有失偏颇。 而且,这种不切合实际的表扬式评价,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变得盲目自大、唯我独尊,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调查结果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采用自编的《关于小学教师对学生评价的调查(学生卷)》对树勋小学四到六年级13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130份,%。%,%,%,%,%。学生成绩分布情况如右图所示,%。

(1)被教师提问次数
被教师提问的频率中,%,并且在各个年级和性别的分布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2)主动回答问题的频率
在主动回答问题的频率中,主动回答的比例为,%,并且在各个年级和性别上,都没有显著性差异。
(3)老师给予回答问题同学反馈的频率
教师给学生的反馈,%,并且在此维度上,不同年级之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F(2,126)=,p=,不同年级之间差异性显著,并且,在之后的两两分析中发现,四年级与五年级以及四年级与六年级之间的简单效应显著,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五年级得到的经常性反馈最多,四年级最少,六年级次之。
(4)在受到表扬或者批评时的心理感受
在受到表扬时,%,在受到批评是,%,略低于受到表扬时的心理感受。并且,表扬时的心理感受,在性别,年级以及成绩所处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受到批评时的心理感受却存在差异,在受到批评时,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1,128)=,P=。 年级上的主效应也显著,F(2,127)=,P=, 五年级学生会更在乎,所感受到的伤心更多。
(5)老师会把你和其他同学比较吗
在这一问题中,%,此问题在年级、性别以及成绩维度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6)在意老师评价的程度
,此问题在年级、性别以及成绩维度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7)班级排座位的依据
排座位的依据主要是根据学生的视力和身高这两种学生的自然特征。在年级维度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六年级主要是以身高和行为为依据。在六年级,学生之间的身高差异变的明显,特别是男女生之间的差异增大。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