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第十二章 第2节 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36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十二章 第2节 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upcfxx 2022/5/8 文件大小:1.3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十二章 第2节 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二章 第2节 教学设计
课题
第十二章 第2节 滑轮




(一)知识和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滑轮的作用;
3. 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二)过程和方法
在认识滑轮的过程中,体滑轮,叫做动滑轮。
演示实验
老师演示动定滑轮试验,将数据填入表中。
请同学们结合实验,考虑以下问题:
1.使用动滑轮能改变为动力的方向吗?
2.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吗?
3.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动力作用点挪动的间隔 吗?
总结
不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可以省力.
费动力作用点挪动的间隔 .
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考虑和总结定滑轮的特点。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间隔 ,且不改变力的方向。
课堂练****br/>1.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一样的重物,假设在定滑轮右端的绳子自由端分别沿三个方向用力(如以下图),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F3,那么(D)。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三个力一样大
2.用滑轮按图甲、乙、丙所示三种不同方式,拉着同一物体在程度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是
参和练****br/>对所学知识进展及时反响,为滑轮组的学****打好根底。
F1、F2、F3,那么(D)。
A.F1〉F2>F3   B.F2>F3>F1
C.F2〉F1〉F3
D.F3>F1〉F2
引导,提问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呢?
归纳学生的发言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在一起,应该就可以了。
聆听,考虑
学生讨论后各抒己见.
定义:我们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叫做滑轮组。
提问
它在工作时,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可以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猜测一下。
组织学生进展实验
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一下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提问:
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有哪些绕线的方法?
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请从以下几个方面进展考虑。

进展实验验证
学生考虑和操作后答复以下问题
可以从定滑轮开场绕线,也可以从动滑轮开场绕线.
一种方法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另一种不能。
拉力的大小不同.
挪动的间隔 也不一样.
学生经过考虑和操作后答复以下问题
通过实验考虑和总结滑轮组的工作特点和规律。
2。拉力的方向:

4。挪动的间隔 :
拓展实验
利用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可以怎样绕绳子呢?
讨论:结合上面的四个问题,谈一谈,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
不同的滑轮组有不同的绕线方法,有不同的拉力大小,有不同的挪动间隔 ,有不同的拉力方向。但你发现其中的规律了吗?
同样可以从定滑轮开场绕线,或从动滑轮开场绕线.
一种方法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另一种不能.
拉力的大小不同.
挪动的间隔 也不一样。
绳子从定滑轮开场绕线,拉力的方向就向下,绳子从动滑轮开场绕线,拉力方向就向上.
有几根绳子承担物重,拉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通过实验探究,考虑和总结滑轮组的工作特点和规律。
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和理论分析,寻找一下。
总结:
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有几根绳子承担物重,拉力所挪动间隔 就是物体升高间隔 的几倍.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练<br****br/> 1.
答复以下问题

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简单的物理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才能。
2.汽车重2&#215;104 N,陷入泥中,受到的阻力为3&#215;103 N。用如以下图装置,那么至少要用多大的力才能将汽车拉出?
答复以下问题
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简单的物理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才能.
3。
答复以下问题
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简单的物理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才能。
(1)物体能被提起吗?
(2)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
(3)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4)物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