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国际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oc

格式:doc   大小:65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际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3/19 文件大小: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际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际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内容提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推进教育公平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国际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基本理念、主要内容以及推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及其实践对于促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启示在于:确立以教育公平为教育持续发展的政策价值取向;充分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提高经费利用效率;深入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建构合理有效的学业评价体系;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水平,均衡配置师资资源;有计划地发展超常教育,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关键词】教育公平/ 理念/ 政策/措施【作者简介】组长张铁道,成员包括张静、张婷婷、张瑞海、尹玉玲、赵敏霞、王怀宇、戴婧晶、黄嫒嫒、王桂英。本报告执笔人:张铁道、张静、张婷婷。张铁道( 1956- ),男,甘肃兰州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张静,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张婷婷,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图分类号] G 521 ; G 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5779(2009)03-0024-08 随着我国确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社会发展事业的进程,建设惠及全民的小康社会,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平等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已经成为事关民族振兴、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大问题。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要大力推进教育公平,明确将教育公平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这显示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已经进入由注重满足就学机会到重视就学质量、强调公平和效益的历史阶段。作为教育部重大课题《促进教育公平的阶段性目标及政策措施研究》的子课题,在研究中我们根据总课题要求收集了美国、俄罗斯、芬兰、日本、韩国、巴西、印度等国的实践探索,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OECD) 等国际组织在促进教育公平上的政策与措施等方面的资料,还利用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配合全国人大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展的国外义务教育发展的系列研究的基础, ①以案例研究和专题研究为主要方法,通过比较分析,概括出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指标。课题组完成了《国际社会关于教育公平的考察维度与主要指标》等九个专题研究报告。综合以上专题研究成果,本报告拟从国际社会关于教育公平的基本理念和认识、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等方面,对国际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实践及其对我国推进教育公平的主要启示和建议进行重点探讨。一、国际社会关于教育公平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内容 1. 强调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1948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人权宣言》第 26 条提出,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基础教育是义务的和免费的。联合国又在 1960 年通过了《反教育歧视公约》,以促进社会不同群体都能够享有更广泛的教育公平。这一理念在 1989 年联合国大会上批准并由各成员国首脑签署的《儿童权利公约》中得到强化和扩展。该公约规定所有儿童接受免费的义务的小学教育;有接受不同形式的中学教育的机会;能够得到教育与职业信息方面的指导。②此外,各项国际法以及各国法律都明确了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以致重申国家和国际社会有义务保障公民享受教育的平等权益,承诺在教育发展的政策与实践中,应当坚持以教育公平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2. 关注缩小教育差距。从 20 世纪 90 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