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高校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共4447字).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校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共4447字).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7/3/19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校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共4447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校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共 4447 字) 0 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办学条件, 同时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 高校改革与发展逐步加快, 其会计业务及核算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校区的大规模建设、办学经费的多途径筹措、财务管理的现代化转变、教育补偿机制的建立、办学所需融资的巨额银行贷款等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财务报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相关利益主体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高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变得日益重要。然而,由于我国的会计制度是随着现实状况的发展才不断修订, 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其本身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另外相关部门对高校财务的管理与监督不够到位, 导致我国高校一直以来都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文章将系统地梳理高校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 对其特征进行简要归纳, 在此基础之上, 深入探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 关于高校会计信息失真高校会计信息是高校会计执行人根据一定的会计规则而整理加工出来的信息。我国高校会计规则主要包括《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会计法》等。而会计规则的执行人主要是指高校的会计人员。会计信息的产生是一个收集、整理、加工和生产的过程, 影响这一产生过程有两个主要因素, 一个是会计规则, 另一个是执行会计规则的会计人员。所以高校会计失真主要产生于这两个因素之中,要么是会计规则的质量不高, 按照这一规则生产出来的信息就有问题, 即会计规则性会计信息失真; 要么是会计人员在执行过程中产生了偏差, 即执行性会计信息失真相比于企业主要为执行性的会计信息失真, 高校的会计信息失真既包含规则性会计信息失真,也包含了执行性会计信息失真。 2 高校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特征相对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而言,高校的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具有较强的隐蔽性。高校是各类人才集聚的高地,高校财务部门的从业人员, 无论是从职称层次, 还是从学历水平, 都相对较高, 对新知识的理解接收能力和对新技术的学****掌握能力较强。但是事物具有两面性, 他们处理会计信息的水平较高, 作假手段较为高级,隐蔽性较强,一般不容易被发现 社会危害性逐渐增强。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及其发展模式的市场化,高校作为人才教育的重要堡垒, 其正常运行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平稳发展。高校会计信息是高校运行过程财务信息的反映, 也是管理部门和相关利益主体进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从而高校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会对投资人、管理者及单位内部人员的决策造成误导, 且由于目前高校的资金来源有一部分是来自财政拨款,也会浪费纳税人的血汗钱。 规则性会计信息失真与执行性会计信息失真并存。随着高校财务制度的不断改革, 特别是 2014 年1月1 日开始生效的新版《高校会计制度》的出台, 其制度安排越来越适应实际发展的需要, 从而规则性会计信息失真的事件有减少趋势,大多数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执行性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故意的会计信息失真。 3 高校规则性会计信息失真的来源文章在参考了相关文献资料及走访高校相关财务部门的基础上, 对高校规则性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新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衔接问题自 201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