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写景抒情的诗.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写景抒情的诗.doc

上传人:bkeck 2022/5/8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写景抒情的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写景抒情的诗:
赠汪伦
年代:【唐】 【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留别】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慨;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
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穿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
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
流传千古之名言。
意思。
大林寺桃花
年代:【唐】 【白居易】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释】
人间①四月芳菲②尽山寺③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④转入此中⑤来
①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②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风光。
③山寺:指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④不知:岂料、想不到。
⑤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初夏,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上。这是一首纪游诗,,本集有《游大林寺序》一文,可参考.
全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和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忆江南
年代:【唐】 【白居易】 体裁:【词】 类别:【】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1]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2]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②谙(音安):熟悉.
③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品评】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和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和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和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展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既有同色间的互相衬托,又有异色间的互相映衬,,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和思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暮江吟
年代:【唐】 【白居易】 体裁:【七绝】 类别:【羁旅】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