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必背古诗.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必背古诗.docx

上传人:玥玥 2022/5/8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必背古诗.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必背古诗
以下古诗是三六班的一位家长整理的,特别是每首诗的大体意
思都整理出来了,得花费很多精力,感谢这位家长的用心。在此
共享。上午,我又把古诗看了一遍,对学生可能把握不住的字音
sū),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古诗今译: 京城大道上空 丝雨纷纷, 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把大地浸润得酥软,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近看却显得稀疏零星,难以发现。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绿柳布满京城的暮春景色。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古诗今译: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 yán)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7 秋浦歌( 15)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古诗今译: (我)头上的白发足足有三千丈(长),只因愁思无穷无尽也像这样长。 不知道在明亮的镜子里的我, 从什么地方得来这满头苍苍白发?
乞巧
(唐)林夕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古诗今译: 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桥相会。 家家户户在秋月下乞巧, 不知道穿尽了几千条红丝线啊。
三衢( qú)道中(南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古诗今译: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
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
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诗今译: 勤劳的人、勤奋学****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年轻时不知道勤奋学****年老时读书就晚了。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 zhuàn)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古诗今译: 来到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随着自己的心意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如果把它们锁起来, 即使是锁在金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
稚子弄冰(南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 (qìng)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古诗今译: 清晨,儿童将铜盆里冻的冰剜 (wān)下来,用带来
的丝线穿起当铮。敲的响声穿过树林,突然听见一声清脆的水玉(即
水晶)落地的响声,原来是孩子们把它给敲碎了。
约客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古诗今译: 梅子黄时,处处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