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文档名称:

中医推拿基本知识.ppt

格式:ppt   大小:662KB   页数:5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推拿基本知识.ppt

上传人:南北旺 2022/5/9 文件大小:6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推拿基本知识.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医推拿基本知识
2022/5/9
1
第一节 推拿的概述
一、推拿手法学简史
一)什么叫推拿手法学
1、定义
是一种专门研究推拿手法的形成、演变、发展和应用规律的学科。
用手或肢体其3)有利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体位。
4)带有冲击力的手法作用方式刺激强度大,缓慢的手法作用方式刺激强度弱;
5)操作时间短,手法刺激轻度小;操作时间长,则手法累积刺激强度大。
3、手法操作过程中使用原则
掌握“轻–重–轻”的原则
手法操作过程中的变换要自然
手法与手法在衔接时要连贯
六、推拿介质
1、介质是指推拿手法操作是应用的油、液、膏的统称。
2、介质的作用
润滑,防止皮肤破损,药物辅助作用
3、常用种类与作用
滑石粉、葱姜汁、冬青膏、白酒、深井水
七、热敷
热敷起源于《内经》的“熨”法。
常用的有:药熨、汤熨、酒熨等。
作用:透热,温经通络,活血祛瘀,散寒止痛。
种类:湿热敷、干热敷
1、湿热敷
湿热敷常用重要配制,放入布袋中清水煮沸数分钟,毛巾浸透绞干,折成长方形敷于患部,置换2~3次。
湿热敷常用于擦法之后
注意事项:1、充分暴露患部;2、毛巾要折平整;3、可隔热敷毛巾用拍法,勿用按揉;4、温度以病人能忍受为限。
2、干热敷
常用食盐、中药或食盐加中药炒热,放入布袋中,在患部进行热熨。用于驱寒、胸腹胀痛、食积等。
坎离砂,可反复使用。
市售热敷制剂属于干热敷。
八、推拿作用原理
调整阴阳
调整经络、气血与脏腑的功能
恢复筋骨、关节的功能
舒筋通络,解痉止痛
理筋整复
剥离粘连,疏通狭窄
九、推拿的适应症
(一)各种疼痛性疾病
(二)各种炎症性疾病
(三)各种慢性疾病
(四)内分泌及功能紊乱疾病
(五)妇儿科疾病
(六)美容、减肥
(七)保健养生、休闲放松、娱乐
十、推拿的禁忌症
1.皮肤破损者,不宜推拿。如湿疹、疮疡、烧烫伤、开放性疮口等。
2.有出血性倾向的患者,不宜推拿。如恶性贫血、紫斑病、血小板减少等。
3.有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不宜推拿。
4.有严重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危重病人,不宜推拿。
5.骨关节、骨质有疾病者慎用。
6.精神病患者慎用。
7.妊娠和月经期妇女的腹部、腰部、合谷穴等部位慎用。
8.身体特别虚弱者、醉酒者、过度疲劳者、过度饥饿者或吃饱饭半小时以内者,皆不宜推拿。
9.诊断不明者不宜推拿。
第二节、推拿常用手法
一、揉法
以全掌,掌根或指腹紧贴于皮肤上,作螺旋形或圆形回旋的揉动。
可用单手或重叠双手操作。
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掌揉法和指揉法。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及多种伤病。
操作要领:揉法要“吸定”,是指手指或掌要紧贴在皮肤上,不与皮肤之间产生摩擦
二、推法
推法是用指、掌或肘后鹰嘴部着力于一定的部位上,缓缓地做单方向的直线推动。
推法根据用力的大小可分为轻推法和重推法,全掌重推法时,四指并拢,拇指分开,掌根着力,虎口稍抬起,必要时可用另一手掌面重叠按压于手背上,双手同时向下加压推动。
操作要领:推法要求指、掌等着力部分要紧贴皮肤,用力要平稳而着实,推动时速度要缓慢而均匀,不可强硬用力,以免损伤皮肤或引起不适感。
三、滚法
用手背近小指侧或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和小鱼际,贴于治疗部位上,掌指关节略为屈曲,通过腕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的协同动作,产生轻重交替,持续不断的力作用于治疗部位。
四、摩法
五指自然分开并伸直,用手掌或指腹贴放于皮肤上,轻轻地作圆形或螺旋形的轻缓抚摸运动。
多用单手操作。
推拿开始和结束时都常用此手法,推拿开始时用抚摩作为过渡手法,结束时则作为整理性手法使用。
操作要领:揉摩时动作要缓和、协调,可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操作,每分钟频率约120次。
五、擦法
擦法是用手掌掌面或大、小鱼际着力,紧贴皮肤,作直线来回的快速摩动。
操作要领:擦法在操作时要求沉肩、垂肘、腕部平伸,以肩关节为支点,带动肘关节屈伸,使前臂与腕手部保持一致,作前后或左右直线往返摩擦,不可歪斜;术者手掌向下的压力要均匀适中,以擦动时皮肤不起褶叠为宜;速度一般要快,往返距离要长,动作要均匀而连贯,但不宜久擦,以局部皮肤充血潮红为度,防止擦伤皮肤。
六、搓法
用双手掌着力,挟住被推拿的肢体,相对用力,方向相反,作来回快速搓动,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
操作要领:搓法在操作时双手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