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递到地球上的) ;紫外线 最明显的性质是能使荧光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物质发光,此外还能够灭菌 。
光的直线流传: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流传。
2 .光在真空中流传速度最大,是 3× 108 米 / 秒,而在空气中流传速度也以为是 3× 108 米 / 秒。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芒与入射光芒、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芒与入射光芒分居法线双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同样按照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特色: (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2) 像
与物体大小相等; ( 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 像
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此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平面镜应用: (1) 成像; (2) 改变光路。
.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妥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含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
都能成像。详细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第四章 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流传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余介质,折射光芒与入射光芒、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芒和入射光芒分居法线双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也跟着增大; 当光芒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 流传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凸面镜:中间厚边沿薄的透镜, 它对光芒有汇聚作用,所以也叫汇聚透镜。
凸面镜成像:
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 (u>2f) ,成倒立、减小的
实像 ( 像距: f<v<2f) ,如照相机;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f<u<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像距: v>2f) 。如幻灯机。
(3) 物体在焦距以内 (u<f ), 成正立、 放大的虚像。
光路图:
.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 要借助工具作图; (2) 是本质光芒画实线,不是本质光芒画虚线; (3) 光芒要带箭头,光芒与光芒之间要连结好,不要断开; (4) 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 ( 虚线 ) ,而后依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
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芒; (5) 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
中的那个角较大; (6) 平行主光轴的光芒经凹面镜发散后的
光芒的反向延伸线必定订交在虚焦点上; (7) 平面镜成像时,
反射光芒的反向延伸线必定经过镜后的像; (8) 画透镜时,
必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暗影表示实心。
.人的眼睛像一架奇特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面镜)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光景,需要配戴凹面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光景,需要配戴凸面镜。
.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此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面镜,物镜是凸面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面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
.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面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长度的丈量是最基本的丈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
度尺。
.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 m表示,我们走两步
的距离约是 1 米,课桌的高度约 米。
.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千米 =1000 米 =103 米; 1 分米 = 米 =10-1 米
1厘米 = 米 =10-2 米; 1 毫米 = 米 =10-3 米
1米=106 微米; 1 微米 =10-6 米。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 使用前要注意察看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 用刻度尺丈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 读数时视野要与尺面垂直,在精准测
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