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三章 西游记
四大名著
之一
四大奇书
之一
神魔小说代表作
功德圆满
返回东土
第一节《西游记》成书、作者、版本一、《西游记》的成书
《西游记》的成书过窟:玄奘、行者取得真经后拜别观音、普贤菩萨的东归图
水月观音
第二处,《西游记》连环画壁画。这一组壁画残迹现保存于张掖大佛寺释迦牟尼涅槃巨型塑像屏壁背面的南侧。图上绘有“大闹天宫”、“活人参果树”、“火云洞之战”、“唐僧逐悟空”、“路阻火焰山”、“四众西行”等情节。其人物活动多与《西游记》吻合而略有差异,孙悟空三兄弟所持器械则与《西游记》多所不同。此图绘制时间有元末明初和清代二说,迄今尚无定论。但它属于“唐僧取经”故事发展演变过程中《西游记》阶段颇具权威性的形象资料则确凿无疑。
张掖大佛寺的《西游记》连环画,是话本阶段具有文献价值的标志性图画。(西游记壁画)
(见杨故事演变的关系》,《西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4期)
张掖大佛寺取经壁画
八戒手持狼牙棒过桥,在今本《西游记》中无对应或相似情节
《西游记》的问世
“西游”故事经过《诗话》(平话)、壁画、金元戏曲的积累,其故事框架,人物形象均已相当成熟。到明代中叶,出现了神魔小说《西游记》。所以,《西游记》也是一部世代累积型的小说。
二、《西游记》的作者
1、丘处机
《西游记》的最后写定者是谁,迄今无定论。明刊本均无作者署名,清初刊本始署名为丘处机,以后的清刊本沿用此说。
关于丘处机,见文学史教材165页注释8
2、吴承恩
乾隆年间始有作者是吴承恩的提法。
明天启年间《淮安府志·淮贤文目》:吴承恩:《射阳集》四册□卷、《春秋列传序》、《西游记》。
直到上世纪20年代,经鲁迅、胡适等人的认定,《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的说法几乎成为定论。但近十几年里,质疑、否定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的声音较多。(见文学史教材165页注释9、10)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居士,淮安山阳人。“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复善谐趣,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 (《淮安府志》)屡试不第,30多岁补为岁贡生。生性耿直,出任长兴县丞两年,弃官。又补为“荆府纪善” ,不就。晚年放浪诗酒。有《射阳先生存稿》4卷 。
吴承恩像
否定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的主要理由:
1、《淮贤文目》是文章或文集的辑目,不是书目;其《西游记》可能只是一篇游记散文,不是小说;就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丘处机弟子李志常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耶律楚材的《西游录》等。另,与吴承恩同时的杭州人张瀚也写过一篇《西游记》,记载他的巴蜀之行;他还有一篇《东游记》,记载他的金陵之行。张瀚的文章尚存,而吴承恩的文章已佚,把吴承恩定为《西游记》的作者,是冒名顶替。
2、清初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是明代书籍著作的书目集,其卷八《舆地类》中明确的将吴承恩的《西游记》名目收入,说明吴的《西游记》是山水游记之类的文章或文集,而非小说。
3、最早的《西游记》金陵世德堂本刊印距离吴承恩去世仅10年,其卷首的陈元之序已不知作者是谁。
4、鲁迅认为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的理由之一是书中的淮安方言较多,而吴承恩是淮安人。但据现在许多学者考证,书中的吴方言多于淮安方言。
5、《西游记》中有大量的佛道术语,如属于道教的金丹学的金公木母、姹女婴儿、黄婆丁老、离火坎水,属于佛教的明心见性、即心即佛,属于儒教的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属于医学的奇经八脉、周天穴位等知识学问,吴承恩的经历不可能拥有这么多知识学问。
3、无名氏
有的学者(如李安纲)认为丘处机、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的证据都不足,所以认为暂定其作者是“无名氏”。
三、《西游记》的版本
繁本:为百回本。最早刻本是明万历20年(1592)金陵世德堂刻本,20卷。
清代刻本:汪象旭《西游证道书》,陈士斌《西游真诠》,张书绅《西游记》,刘一明《西 游原旨》。均补唐僧出身为第九回。
简本:有两种。《唐三藏西游释厄传》10卷,共69则,1/4百回本篇幅,朱鼎臣编辑,万历间刻,有唐僧出身故事;《四游记》中杨志和的《西游记传》,共4卷41回,篇幅与朱本相近,无唐僧出身故事。一般认为简本是繁本的删节本。
第二节 孙悟空形象的来源
1、“无支祁”说 (“国产说”)鲁迅认为孙悟空原型主要采自唐代李公佐的传奇《古岳渎经》中的无支祁。无支祁是“淮涡水神”,“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趠疾奔,轻利倏忽”。被大禹制服后,颈锁大索,置于淮阴之龟山下。其形态、神通、命运均与孙悟空有相似之处。
2、“哈奴曼”说(“进口说”) 胡适、郑振铎、陈寅恪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