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
一、编制依据2
二、工程概况3
三、施工部署3
四、施工管理目标3
1、质量目标3
2、安全目标3
3、控制措施3
4、项目管理机构设置3
5、总体施工组织安排与流程4
五、施工方法4
1、土方开挖施工流程4
、指导 。
在项目经理部的领导下,保证完成生产、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目标,项目经理
部负责进行全面领导和协调工作,根据进度计划,进行施工队伍、材料组织、工序搭接的
总体安排,以保证现场合理的施工秩序。
5、总体施工组织安排与流程
施工前勘察现场情况,清除地下障碍物:明确施工现场地下原有的水、电、暖、煤气
等各种管、沟、线位置,对仍在使用的管线应做改线或保护处理。对于废弃的管、线、沟
应做相应的截止,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明确空中障碍物: 查清施工现场与机械进出场道路上方是否有影响施工和交通的高压
线、电缆等空中障碍物,如存在应架高或与相应部门联系做处理。
对施工现场挖土区域内的地下部分障碍物进行仔细调查,先与业主方与相关政府部
门、机关积极配合,明确地下障碍物的种类、数量、位置、埋深等因素,经业主、相关政
府部门、机关单位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障碍物的清除。
对整个场地进行平整规划,包括非基坑开挖X 围。
建立测量控制网点与水平标高控制点并报请监理验收;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 遵
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的原则。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考虑设计总平面图,现场
施工平面布置图。
五、施工方法
1、土方开挖施工流程
定位放线-第一层土方开挖-边坡支护-第二层土方开挖-边坡支护-人工修整-
进入下道工序
2、边坡系数确定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与本工程基坑边坡围护设计图纸,土方开挖的边坡系数确定为 1:
〜1: 。
3、土方开挖注意事项
〔 1〕土方开挖过程中,对定位轴线引出桩、标准水准点等,挖土时注意保护,并应
经常检测和校核其位置是否正确;基坑的水平标高和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经常校核。
〔 2〕施工中如果发现测量用的永久性标志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
文物或古墓等应进行妥善保护并报相关部门处理后在进行施工。
4、土钉施工方法
〔 1〕、工作原理
土钉在土层中斜向成孔, 依靠钢筋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 拉杆与钢筋的握裹力以与土
钉强度的共同作用来承受土体的剪切荷载。 土钉改变了基坑的边坡土体受力状态, 减小了
基坑坑壁位移,维护了结构物的稳定。通过土钉将拉力传递到稳定的土体,即土钉穿过滑
动面或不稳定区深入土体深层,使基坑四周土体不发生位移趋势。
〔 2〕、工艺原理
通过土钉将承受的力传递给稳定地层, 对土钉施加 X 拉力, 有利于钢筋与土体之间的
摩擦力、拉杆与钢筋的握裹力以与土钉强度的共同作用,使钢筋保持稳定。土钉在土体内
嵌入一定长度和分布密度的土钉体,与土共同作用,用以弥补土体自身强度的不足。使得 提高当前土体整体刚度,增加边坡稳定性。
3〕施工工艺
1〕测量放孔:根据控制点与《土钉平面布置图与详图》进行测放。测放务必准确,
要求测放过程中作好记录,检查无误,复查定位准确性后报监理审核。在基坑设计X 围外
应设置固定点,并用红油漆标注清晰,供侧放、恢复、检查桩使用,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
能够经常进行复测,确保孔位的准确。孔位放测完毕后保证偏差<20 mm; 土钉钻机就位
时应准确,底座应垫平,钻杆的倾斜角度应用罗盘校核,角度偏差不大于2°,高差不超
过 30mm。 2〕土钉置入:在确定土钉孔位后,用振动式土钉钻机钻孔进行施钻,初始时应
用小功率缓慢钻进,钻进约500m而,校正钻孔方向,全功率钻进。为了准确控制钻孔的
角度, 在施钻时要由当班技术员用地质罗盘控制钻杆方向, 使钻孔角度偏差控制在2 °以
内。钻孔深度通过在钻杆上所作标记控制,要求钻孔深度不小于杆体有效长度,并不大于
设计孔深200mm。
3〕当植入土钉遇障碍不能达到设计孔深或地质条件与设计不符时,应立即与甲方与
设计单位联系,与时确定处理方案。
试验:
钢筋工程在全面施工前必须首先进行3根试验钢筋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检测 .根据《建
筑基坑技术工程》规定采用 10级加载制度对钢筋进行检测 ,最大试验荷载为极限荷载 ,当每级
荷载施加完毕后,立即测读位移量,以后每隔5min 测读一次 .当连续 4 次测读的钢筋拔升值均小
于 时,认为在该级荷载下的位移已达到稳定状态,继续施加下一级荷载。当每排钢筋施
工完毕 ,钢筋按5%的比例抽取,进行抗拔承载力检验
施工监测。
施工监测包括:
(1 钢筋的轴力监测,根据钢筋的监测情况,
(2 支护位移的量测;
(3 地表开裂状态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