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doc

格式:doc   大小:1,034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22/5/10 文件大小:1.0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考学****网-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13·银川模拟)地球上的三个碳库为大气圈库、水圈库接参与碳循环。水圈中碳的存在形式是    。
(3)由图中可见,碳循环带有    性,属于气体型循环。
(4)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       ,除此之外,某些特殊的生态系统还可通过
高考学****网-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进入生物群落;②表示的是     
关系;④表示         。
(5)参与过程④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    。
(6)如果大气层中的CO2增多,则产生    效应。
(7)从上图可知,减缓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是:
①  ;
②  ;
③  。
(8)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    ,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    ,因而能量流动具有         的特点。
12.(25分)(能力挑战题)如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  、    。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  。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    ,C表示    。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
(4)若图甲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A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    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高考学****网-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高考学****网-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答案解析
1.【解题指南】解答本题主要抓住两点:
(1)理清甲、乙、丙在生态系统中所代表的生物成分。
(2)透彻分析①②③④⑤代表的过程。
【解析】选D。据图可知,甲、乙、丙代表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①②③④⑤代表过程。从图解的关系分析,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④过程表示光合作用,⑤是乙对丙的捕食过程,①是甲对乙、丙的残枝、败叶及遗体的分解作用,②③是乙、丙的呼吸作用。很明显,碳元素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渠道,一是在丙→乙→甲之间流动,以有机物的形式;二是生态系统中各生物自身的呼吸释放到环境中以CO2的形式,因此A、B、C正确,D错误。
2.【解析】选A。按能量流动最高效率20%计算,蛇生长1 kg需5 kg的食物,由于其食物的4/5来自鼠,1/5来自蛙,所以需4 kg的鼠,1 kg的蛙,而鼠生长4 kg需20 kg的植物,而蛙生长1 kg需25 kg植物,所以蛇间接消耗的植物为45 kg。
3.【解析】选C。图中①⑤⑥过程表示两种元素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流动,这种流动主要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碳元素在③过程转化时主要呈气态,但硫元素主要以土壤或水体中的S形式被生产者吸收利用;化学燃料燃烧释放的CO2和SO2是导致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火山爆发主要与硫元素循环过程有关。
4.【解析】选D。确定图中所示成分:图中的甲与丁之间是双箭头,必定是生产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甲有三个箭头向外,则甲为生产者,丁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分析选项:甲、乙、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多;丁的CO2含量增加将导致温室效应;分解者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动物。
5.【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
(1)主要表示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2)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