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糖类?葡萄糖》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糖类?葡萄糖》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2022/5/10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糖类?葡萄糖》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糖类?葡萄糖》教学设计及反思
陈玲文 摘 要: 作者以《有机化学基础》中“糖类”的教学为例,采用探究法教学,从定性、定量角度推出葡萄糖的结构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关键词: 葡萄糖 教学设计 探究式教学 反思《糖类?葡萄糖》教学设计及反思
陈玲文 摘 要: 作者以《有机化学基础》中“糖类”的教学为例,采用探究法教学,从定性、定量角度推出葡萄糖的结构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关键词: 葡萄糖 教学设计 探究式教学 反思

一、教学设计

本课题来自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模块中专题五第一节糖类。这节课的内容在必修2中已经出现,重点介绍了葡萄糖的分子式、葡萄糖的物理性质,以及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和葡萄糖与新制Cu(OH)的反应。本着知识螺旋式上升的编写意图,这节课的主题是根据已有的有机化学知识从定性、定量角度推出葡萄糖的结构,从本质上理解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学生已经学习了醇、醛、酸、酯的性质,对它们的结构特点和特征反应有了深入的理解。我们的教学除了落实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探究的能力。如果按教材中给出的方案求得葡萄糖的结构式,对学生来说,起巩固和提高作用的只是燃烧法计算求分子式和酯化反应的定量计算,但对以往知识的综合利用无法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有效锻炼。
二、教学过程

问题1:你知道自然界中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反应是什么?
问题2:谁能告诉我,葡萄糖为什么叫葡萄糖?
介绍柿饼上的白霜,让学生感知并回忆自然界中葡萄糖的存在,葡萄糖的物理性质。
问题3:分子式为CHO的有机物就是葡萄糖吗?(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为下面葡萄糖结构式的探究做好铺垫。)

问题4:根据分子式猜测葡萄糖可能含有的官能团,并设计实验验证。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1:可能含有碳碳双键,用酸性KMnO溶液或溴水是否褪色来验证。
学生2:可能含有醛基,根据能否与新制Cu(OH)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来验证。
学生3:可能含有羧基,测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4:可能含有羟基,根据能否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验证。
学生5:可能含有醚键,检验方法不知道。
学生6:可能是酯类物质,可以通过水溶性及能否水解能验证。
……
问题5:以上同学的猜测是否有道理?他们的验证方法科学吗?
学生7:根据能否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验证是否有羟基是不对的。因为葡萄糖是固体,跟金属钠不反应,如配成溶液,则水会产生干扰。(设计意图:通过对葡萄糖结构式推测及验证方法的讨论,让学生明白猜测不是随意的,必须是有根有据的,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知识的积累对成功的猜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验的设计不仅仅考虑物质的特征性质,还要考虑实验的条件、官能团间的相互干扰等。)
问题6:根据同学们的讨论结果,我们猜测葡萄糖的结构中可能含有羟基、醛基、醚键、羧基、碳碳双键。以上官能团是全部都有呢,还是只是含有其中某些?设计实验时是每一个官能团都一一验证,还是验证其中某一个就可以?(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