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8
文档名称:

健康建筑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

格式:docx   大小:139KB   页数:1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健康建筑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

上传人:kunpengchaoyue 2022/5/10 文件大小:1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健康建筑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号:DB11/xxxx—20xx
备案号:
健康建筑设计标准
Designstandardforhealthybuilding
(征求意见稿)
20xx-xx-xx发布
20xx-xx-xx实施
北京市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38
ListofQuotedStandards……………………………………………………………39
AppendixACalculationofPhysiologicallyequivalentilluminance40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42
5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营造健康的建筑环境,助力“健康中国2030”,指导北京市健康建筑设计,提升建筑健康性能,制定本标准。
、改建和扩建民用建筑设计。
、经济和技术条件为基础,用健康建筑理念指导设计,改善建筑的公共卫生防疫安全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现建筑健康性能提升。
,尚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为建筑使用者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设施和服务,促进建筑使用者身心健康、实现健康性能提升的建筑。
-epidemic为改善建筑的公共卫生环境,保障人体健康,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而进行的设计。

、能够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从事工作、有幸福感的状态。


即通风器新风入口、新风出口空
6
94
,以百分数表示。
94
卫生防疫设计
公共环境
建筑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布局应使建筑基地内的人流、车流与物流合理分流,防止干扰,并
应有利于防疫期间消防、停车、防疫、人员集散的设置;
建筑布局应满足疫情期间救护车通行及垃圾运输路线的要求;
建筑与场地应满足国家及北京市日照标准的要求。
基地出入口应设置集散场地,满足卫生防疫管理的需求。
基地道路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公共建筑基地内部道路宜满足救护车辆到达建筑出入口的要求;
住宅建筑用地内的道路应满足救护车辆到达每个建筑单元室外出入口的需求,且建筑的出入口处应满足救护车辆临时停放的需求。
建筑基地内如有多栋建筑,建筑的门牌、楼牌标识应统一位置,楼牌标识应置于建筑外墙易于识读的位置,门牌标识应靠近建筑主要出入口设置,基地出入口应设置楼栋编号导视图。
建筑基地中的废弃物收集和再利用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垃圾收集站、点应进行垃圾物流规划,合理设计垃圾清运路线,避开基地主要出入口、通道及主要人流,并与周围景观协调;
垃圾收集点附近宜设置给水、排水及消杀设施或预留条件;
应按照北京市垃圾分类标准选取垃圾容器,分类收集率应达到100%;
应采用密闭垃圾容器,宜采用脚踏式、感应式等无接触垃圾容器;
宜为设置智能垃圾收集系统预留条件。
(社区医院)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9
1可与药房、日间照料设施综合设置;
2应设置在一层,且有独立出入口;
应有应急抢救设备;
应预留防疫物资存储空间。
,对室外场地及空间环境进行优化设计,避免积水,防止蚊虫滋生:
1场地竖向规划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GB5035、《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CJJ83中相关规定;
符合海绵城市设计要求,场地中透水铺装应符合本市绿色建筑及与雨水设计规范和标准;
绿化种植宜适量配置防蚊虫植物。

I通用要求
建筑室内空间的防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应根据使用性质、合理功能等布局,人流、物流宜分开设置,应做到洁污分离、动静分区;
2建筑的主要功能空间应充分利用日照、采光、通风和景观等自然条件,建筑的平面设计、空间组织、门窗设置应有利于组织室内自然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