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卷时教师经常感慨学
生的无知,“一千克鸡蛋大约多少个?”这个问题,我们把
15—18 个作为正确答案,而有些学生的答案竟然多至 40 多
个,少至 5 个,不能不说学生生活知识的匮乏。“斜坡与地
面的角度是多少最合适?”一题竟然只有不到 10%的学生答
对。
三、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
由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急待进一步
的提高,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呢?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笔者认为
有下面几点:
1.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第 5 页数学实践活动,以数学知识为支点,以丰富的生活实际为背
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调查、猜想、验证、推理
等,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了解数学的简单应用,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如
实践活动“我当小导游”,教师设置了问题情境,全班 40
名学生,每人 30 元参加高邮一日游,你当小导游如何安排?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安排旅游景点,了解门票价格,需要多少
时间,选择交通工具,设计旅游路线,安排午餐等等,在这
样的活动中,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数学知识,以富有个性的方
式解决问题,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领悟了数学学习的
用处之大。
2.培养合作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较课堂中数学学习有很大不同,更能体现小
组合作的价值,在遇到富有挑战性,学习独立学习无法解决
的问题时,往往需要合作,提高活动的效率。如:实践活动
“测量男女生的脉搏”,在学生掌握脉博的检测方法后,需
要通过互助合作完成,在活动前,要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协
作,做到人人有事做,个个口、心、脑并用。同学之间增强
了合作的意识,培养了合作能力,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
的发展。
3.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能只在一朝一夕,更不可能依靠课堂
第 6 页短短的 40 分钟来实现。数学实践活动能张扬学生的个性,
较好地体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结束
后,让学生用所学的平面图形拼成一些美丽的图案,这样的
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运用基本知识的能力,更加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的同学拼成了国旗的图案,有的还设
计了北京奥运会的会徽等。
4.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受到很多的困难,从
中培养了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其次,学生通过对一些数据
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够作出比较客观的判断,形成了正
确的情感道德观。如对居民节约用水情况的调查分析,及我
国乃至全球水资源情况的调查分析,就能使学生明白节约用
水的目的和意图,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这样让学生早点
接触社会,融入了社会中学习数学,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
能力。
广大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实践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
学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数学实践活动它也存在着一个教与学的问题,也有一个教学
过程的问题。其关键在于教师,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过程,
就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是教师的指导和学生
自主活动紧密结合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
第 7 页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
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
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
数学活动的经验。”教师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主导
作用。
首先,教师要做出色的活动谋划者。教师在活动前,应创造
性地设计活动方案,在活动方案中,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
活动前知识技能的铺垫,实践活动工具的准备,活动开展的
步骤,活动后科学、合理的评价等。教师要选择有利于学生
的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实践能力培养的
活动,不拘泥于数学课本的实践活动安排,多给学生活动的
机会。
其次,教师要做出色的活动指导者。教师在学生活动的过程
中,特别是长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融入到其中,不时地
给学生拨正方向,解决遇到的问题,在学生活动取得一定成
绩后,及时鼓励、表扬,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