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诗歌鉴赏题.pdf

格式:pdf   大小:65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歌鉴赏题.pdf

上传人:buxiangzhid56 2022/5/10 文件大小:6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歌鉴赏题.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山行
王安石 [宋]
出写清浅景,归穿苍翠阴。
平头均楚制①,长耳②嗣吴吟。
暮岭已佳色,寒泉仍好音。
谁同此真意,倦鸟亦幽寻。
注:①“楚制”指儒服,意谓汉人穿的传统服装。②“长耳”即毛驴。
14.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流逝、年老体衰的悲叹。“便白头”“岁月如流水”“秋风今又起”三句悲叹时光流
逝,也是悲叹自己年老体衰。
④表现了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心事向谁论”“蝉鸣空满耳”表现了诗人有满腹心事,却无处倾诉的凄
凉。
另外能抓住下面其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即可。
从诗歌的题目看,“客舍”有游宦在外的漂泊之感,“悲秋”直接表明了对秋天的伤感之情;从诗歌的内
容看,诗人还写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时光流逝、不被重用的惆怅。
如果说 “流露出作者不被重用却不敢抱怨的矛盾心理和对仕途的关心”,这说法错误,不是“不敢抱
怨”,而是没必要抱怨,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苍生未休,诗人不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①觅酒
吴文英②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注】①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②吴文英:宋代词人,号梦窗,一生未第,游幕终生。
,不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浪淘沙”是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又称《卖花声》。南唐李煜变为长短句,一般多用于中调,长调。后来由
柳永、周邦彦等人演变为“浪淘沙慢”。
B.诗歌中的“一年佳节“指的是重阳节,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一般有登高、赏秋、饮菊花茶、佩戴茱萸等习俗。
它与除夕、清明节、中秋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C.西厢,就是指西厢房。传统四合院中一般北面是正房,东西两面都是厢房,南面是倒座。东西南北都是房子,
中间是天井。
D.本词表现出词人多种感情,既有对时光飞逝、自己已入暮年的感慨,又不乏羁旅在外的哀愁,还借助重阳这一
主题寄托了思亲怀乡的苦闷。
E.“秋色”“雁声”和“斜阳”常是词人对景思亲及其表达人生感慨的意象,如周邦彦有“雁背夕阳红欲暮”之叹,李商隐
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伤。
16.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其中两种简要分析。(6 分)
(A 通常以 58 字以内的短词为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等。本词 54 个字,属于
小令,可见《浪淘沙》多是小令。B“中秋节”表述错误,应为“中元节”。)
16.①比喻。如“山远翠眉长”,远望寒山空蒙蒙地带着青翠欲滴的山气,将青翠的山气比作“翠眉”,
展现了重阳登高所见的美景。②拟人。“菊花清瘦杜秋娘”一句,写菊花清瘦,赋予菊花人的特征,“杜
秋娘”,泛指美丽动人的歌妓。此言秋菊傲霜迎风,枝干细长,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妓一样楚楚动
人,将词人内在的羁旅之愁形象化、外在化。③以乐景衬哀情(借景抒情)。面对“山远翠眉长”的重
阳美景,词人没有觉得愉悦,反倒感到“高处凄凉”,使他不忍细睹,美景更衬词人的愁闷之苦。④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