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 题
李商隐诗两首
课时
第一节(总 节)
教学目的
1.回忆学过的李商隐诗歌,理解他的生平和诗歌风格。
2. 反复诵读两首诗,感受诗的内容和韵律特点。理解《锦瑟》的大意。
重、难点
【重点】理解李商隐诗歌风格。
“感情”的,无需“追忆”,清楚已然在追忆。“此情”为单称表述,那么大体可以推定前面所述为一件事。“只是当时已惘然"反迭前句,言当时身处其境,已是凄迷难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一切都如隔世。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完毕,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止。
3、学生练习背诵、默写此诗。
课 题
李商隐诗两首
课时
第二节(总 节)
教学目的
1.通过诵读赏析《锦瑟》一诗的感情和写作特点。
2.诵读赏析《马嵬》一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
重、难点
【重点】通过诵读赏析《锦瑟》一诗的感情和写作特点。
【难点】诵读赏析《马嵬》一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探究交流—点评归纳
教学过程(知识线索及师生互动交流)
一、检查背诵
叫一个学生背诵《锦瑟》,然后学生集体背诵。
二、探究《锦瑟》的主题和艺术手法
1、学生研读探究《锦瑟》的主题思想,将看法写在笔记上.
①你感觉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
②这首诗突出运用了什么手法?
2、学生发言、交流,老师点评、归纳。
《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但对于此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元代元好问就曾感慨:“望帝春心托杜鹃,,独恨无人作郑笺。”(《论诗三十首》)意思是说,像《锦瑟》(和受李商隐影响的宋初的西昆体诗)这样的诗固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望之兴叹,“一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可见这首诗之难解。其实,《锦瑟》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感悟不可支离,须从大处读之。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来表达情感。象征和比喻都有以具象表示抽象的特点,但二者也有不同之处。比喻像桥梁,一般有两个硬性的端点,可以找出本体和喻体;象征那么像天上的彩虹,物质表象所联络的对象不那么清楚,主要靠暗示,带有更多游移不定的成分。《锦瑟》一诗,无论是“锦瑟”,还是“蝴蝶”“杜鹃”“珠”“玉"等,表现的情调可以猜测,但难以详细指明。近人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睬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美是含有神秘性的。”(《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李商隐诗歌这种意蕴深沉的朦胧美,吸引着代代读者。
三、研读赏析《马嵬》(其二)
《马嵬》(其二),,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表达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杜甫、刘禹锡等人,那么多把咏史和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