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毒奶”困境.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毒奶”困境.doc

上传人:王善保 2022/5/1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毒奶”困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毒奶”困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震惊世界的“毒牛奶”事件余波未平,“问题牛奶”又几乎涵盖了奶制品的全部知名品牌。


这起充分暴露中国企业社会除了服从,就是卷铺盖走人。产品质量之祸,事实上从保证老板(产权所有人或完全代管者)绝对权的产权制度确立之初即已埋下。
可见,在这样的老板心态和柔性监管条件下,中国企业无法长期生存与发展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为套取私人利益,毫无企业责任感的转手出卖行为,也就不足为怪。至少,我们暂时没有听说过中国企业社会出现过因产品质量问题,出现类似日本企业家引咎自裁的敢做敢当事迹,却****惯于老板在做错事之后的道歉声中继续做错事。

主角2:政府
一方面,体现为对产品质量监管松紧不一,内外迥然有别。
随免检制度生效期间,各种品质的产品已充斥整个城市和农村。同该制度相对应的,不仅是政府严格质检出口商品,而放松劣质产品内销于国内市场;更主要的是,质检工作受限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成为各级质检部门和企业相互之间讨价还价的政策环境。
另一方面,对企业运营进行严格监管的前提,是至少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其中,多数仅限于企业内部生产活动中发生的生命安全事故,鲜少因产品质量出现社会安全事故的。这些政府管制表现,其实同食品安全领域的“吃不死人”标准惊人一致。
可见,政府方面因在质量监管制度设计方面的缺陷,必然导致存在一些贪渎之徒和相关企业老板结成一个有组织的利益整体。

主角3:媒体
媒体作为中国宪法确立的社会监督方之一,如果不愿意承担揭露真相和促进企业进步的基本使命的话,那么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维护必将更为艰难。
如果媒体竞争胜出的手段,不再依赖于政府资源和企业献金,而是依靠其在相应领域的话语权及其真实程度,那么,媒体作为企业社会主角的真正价值一定能够充分体现出来。

人人都喊“整合运营”

一直以来,中国企业过于强调利润导向,为此,许多企业甚至冒险触犯刑律。其中,中小企业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上市公司造假也难以避免。
一方面,大企业的资本扩张尽管对中小企业是挑战,但也是中小企业长期发展的机会。
就中小企业而言,对同一市场的竞争,往往不及大企业和外资方。这体现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几乎同大企业、外资的资本运营息息相关。而中国企业规模化之路是比较单一的。除了央企和大型国企属于“全国一盘棋”之外,众多民营的、外资的大企业事实上仅仅是依靠资本扩张得以实现的。其中,中国企业扩张之路最常见的直接与快捷方式,是跨区域的行业并购。
客观地说,“整合”这个词汇,在企业社会的过去一些年可谓非常热。但是,中国企业走资本扩张之路远未进入真正的整合时代。中国企业向往的尽管是整合运营,实际上追求的却是规模竞争能力的提升。出现“毒牛奶”事件,应该是中国特色企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规律,既说明了整合运营的重要性,也同时为大企业实现整合运营提出难题,更说明了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为什么这样说?
通过中国资本运营的众多案例,我们会发现,几乎每一家较为市场化的大型企业同时又都是资本扩张型企业,而且,这些企业基本上均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