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温病忌汗”论探究.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温病忌汗”论探究.doc

上传人:巧姐 2022/5/11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温病忌汗”论探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温病忌汗”论探究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170-02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不仅创立了三焦辨证的重要理论,严格区分了伤寒与温病的差异,“温病忌汗”论探究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170-02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不仅创立了三焦辨证的重要理论,严格区分了伤寒与温病的差异,而且在温病治疗上也匠心独运,其“温病忌汗”之说,体现在温病治疗中高度重视“养阴”、“护液”,强调祛邪必须避免伤及阴精,从而为确立养阴清热法治疗温热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1“温病忌汗”的立论依据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确立了温病源于火的观点,充分认识到伤阴是温邪的特性,更是温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之一,阴伤贯穿于温病发展的全过程。阴伤津损的程度与温病预后密切相关,故叶天士日:“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温病初起,邪在肺卫,发热同时往往有轻重不同之恶寒,若以为有表证而用辛温发汗法解之则适得其反,吴鞠通有云:“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其立论依据有三,[1]分述如下:
其一,吴鞠通认为温热病的温邪是火之气,与伤寒的水之气有根本的区别。温为阳邪,易于化热动血、伤阴耗液,用药一般喜凉润而恶辛温,温病的治疗始终应以救阴精为主,若以麻黄、桂枝等温经开表发汗剂,以热治热,不仅不能祛邪外解,反使邪热更炽而耗劫阴液,邪热未退,正气更衰。结合现代临床,对热性病、传染性肝病的治疗其理甚是,本因发热已显阴伤,邪热久羁不解,阴伤精损更著,即使有恶寒之表证,再盲目投以汗法,更伤阴液,何以能清解阳热之邪?所以吴鞠通说:“温病最善伤阴,用药又复伤阴,岂非为贼立帜乎?”
其二,伤寒与温病受邪途径不同,温邪受自口鼻,首先犯肺,肺居膈上,与心相依,同在上焦。肺病逆传,则为心包。用辛温发汗之剂将使邪势更盛,极易导致逆传,致神明内乱,出现谵语,如狂诸症,如果阴伤及阳,阴阳俱损,则内闭外脱,各种变局可以接踵而至,病势更危。正如吴鞠通所言:“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致神昏谵语。”所以温病祛邪当慎用汗法,否则难免产生病邪内陷生变的恶果。
其三,汗为心液,为五液之一,属于人体津液的一部分。误汗伤阳,心阳受损,致神明内乱,阳损及阴,阴阳俱伤,变生危局。且温热之邪尤易耗伤津液,治温病当时时顾护津液,不宜发泄更应滋养。故叶天士在《外感热病篇》曰:“津液不竭,其人必不死;其死者,亡津液也。”因而避免阴液受损,时刻护津保阴应贯彻到温病治疗的始终。
综观吴鞠通“温病忌汗”论三点依据,既符合传统中医理论,又切合临床实际,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亦己明言对阴血亏虚者忌汗。其实吴鞠通所谓“温病忌汗”是指不可用辛温发汗法,[2]如麻黄、桂枝之类,以免温散之品助热耗阴,并非指不可疏散表邪。吴氏所创银翘散,有疏风泄热之功,亦属汗剂范畴,但其性辛凉,与辛温解表法迥然不同。且吴氏在提出“温病忌汗”同时又指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辛温解表亦属可用之法,如湿温初起兼有风寒外搏者,可暂用辛温以解表寒,其治疗主以芳化,亦多属辛温之品,吴鞠通曰:“湿为阴邪,非温不解。”故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