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通用版)2022版高考语文增分精练辑论述类文本阅读单文精练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文化基因(含解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1,998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通用版)2022版高考语文增分精练辑论述类文本阅读单文精练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文化基因(含解析).docx

上传人:916581885 2022/5/11 文件大小:1.9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通用版)2022版高考语文增分精练辑论述类文本阅读单文精练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文化基因(含解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通用版〕2022版高考语文增分精练辑论述类文本阅读单文精练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文化基因〔含解析〕
3
单文精练一 中国古典美学的文化基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阅读文签:学术论文+中国古典美学
①中华美
4
表达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意义支撑,是传统审美品位的沃土根基。
⑥日常生活审美中,百姓福乐人生观居主导地位,吉利祥和成为主要审美诉求,福禄寿喜成为民间艺术主题,各种谐音似形的世俗生活幸福的桔兆祝福,成为实用工艺品的象征意义源头和想象空间框架,与其他文化中的宗教神话主题形成鲜明对照。如果不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浸染,那么会发现很多怪诞审美意象无法解释。如五福捧寿中的蝙蝠形象、马上封侯的骑马猴、大吉大利的公鸡荔枝图等,对于外国人来说恐怕都是无法以常识和形式规律来推断的审美怪癖。连我们早已习惯的龙的形象,在西方语境中也会被认为是恶龙和丑陋爬虫,可见审美情趣与文化系统密不可分,尤其在稳定传承的民间工艺中深藏着审美文化基因密码。
(摘编自杨岚?中国古典美学的文化基因?)
1.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6
(3分)(  )
A.中华美学精神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土壤中生长发育,以中国古典美学、审美文化为根本,以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艺术为外化形式。
B.审美趣味随着时代的开展而开展,一代之精神气质影响一代之艺术风格,每一朝代的不同阶段又有明显差异。
C.世外高人在担水砍柴间能解悟土风妙道,村夫石匠在造园立石中蕴藏天机野趣,这充分说明了凡俗的日常生活中隐藏着高雅的审美情趣。
D.日常生活审美中,实用工艺品以桔祥和福禄寿喜作为其象征意义的源头和想象空间的框架,这与其他文化中的宗教神话主题形成鲜明对照。
答案 B
解析 A项张冠李戴,“以中国古典美学、审美文化为根本,以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艺术为外化形式〞错,原文第一段说“中国古典艺术、古典美学是其根本,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文化是其外化形式
6
〞。C项曲解文意,“村夫石匠〞后应加上“可能〞二字;且原文“村夫石匠可能在造园立石中有天机野趣,世外高人在担水砍柴间解悟土风妙道〞是用来说明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的内在沟通,而不是用来说明凡俗的日常生活中隐藏着高雅的审美情趣。D项曲解文意,原文最后一段说“各种谐音似形的世俗生活幸福的桔兆祝福,成为实用工艺品的象征意义源头和想象空间框架〞,而非“以桔祥和福禄寿喜作为其象征意义的源头和想象空间的框架〞。
2.以下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A.作者列举各个朝代审美趣味不同的“面目〞“气息〞,以此证明时代的精神气质会影响其艺术风格。
B.为了证明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有着密切联系,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8
C.作者列举蝙蝠形象、骑马猴图、公鸡荔枝图以及龙的形象等例子,意在说明中国人具有怪异的审美偏好。
D.为了证明“民间工艺中深藏着审美文化基因密码〞,作者从百姓日常生活审美特点的角度入手展开论述,通俗易懂。
答案 C
解析 曲解文意,由原文最后一段可知,作者例举蝙蝠形象、骑马猴图、公鸡荔枝图以及龙的形象等例子,是为了说明“审美情趣与文化系统密不可分,尤其在稳定传承的民间工艺中深藏着审美文化基因密码〞。
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A.中国古典美学精神贯穿于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情感世界和艺术创造及精神境界之中,因为诗意追求是所有艺术的共同点。
B.在曲水流觞、渔樵唱晚的生活嬉戏中,艺术家可以感悟艺术的真谛,而经验形态的古典美学
8
那么让人在各类艺术品评中品味生活。
C.百姓日用品直接成为艺术品,民俗文化与器物制作融为一体,这些都支撑起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是传统审美品位的沃土根基。
D.长期浸染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民间工艺深藏着审美文化基因密码,这对于外国人来说,是无法理解的奇怪现象。
答案 D
解析 由原文最后一段可知,外国人无法理解的奇怪现象不是“长期浸染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民间工艺深藏着审美文化基因密码〞,而是一些貌似怪诞的审美意象。
,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A.以审美情趣和审美文化为外化形式的中华美学精神,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生长发育的。
10
B.决定农耕民族自然审美的中国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根底。
C.中国古代每一个朝代都有其特定不变的精神气质,这使得各朝代的审美情趣具有不同风格。
D.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得到了内在沟通,因而在对曲水流觞、渔樵唱晚的生活嬉戏的品味中可以形成古典美学。